這是今天報紙看到的,這裡呈現幾個問題,由於牽扯到基隆,所以小弟想要補充幾點意見
睡眠不足五小時 學生拍片反應教育缺點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6.11.19 03:22 am
李哲宇、劉珈吟、張家涵和鄭志敏是北市麗山高中三年級學生,鄭志敏住在學校附近,可睡到七點起床,其他三人住基隆,清晨五時半就要起床趕上學,常一天睡不到五小時,上課頻打瞌睡,他們將這些過程拍成紀錄片,呈現偏遠地區學生的辛苦。
基層教師協會昨天舉辦教育紀錄片展映,內容包括記錄勞動家庭經驗、老師帶學生認識同志出版品的田野教學,及李哲宇等人的作品等五部片子,將到各地巡迴播放。
李哲宇等人則是為做學校專題研究課的作業,發現同校的基隆人很多,一班卅人有五到九人,因此以「台北對基隆人的磁鐵效應」為主題,拍成紀錄片,比較基隆和台北學生上學和作息的不同,基層教師協會認為,這部片真實反映了政府廣興高中政策的不足、學習資源不均等實況。
李哲宇、張家涵和劉珈吟都表示,如果基隆有更多優質高中可以選,他們就不必每天披星戴月趕到台北上學。李哲宇說,拍完紀錄片後,「很想寄給基隆教育局看」,讓教育當局了解他們的辛苦。張家涵說,以前她讀基隆私立中學的普通班,班上三分之二學生後來都到台北念高中,升學班學生到台北念高中比率幾近百分之百。 家住碧砂漁港的劉珈吟,每天上午五點半就要起床,五點五十分出門,先搭公車,再搭國光號到學校,她就曾多次因太累了又睡回基隆,甚至曾一周發生兩次。
【2006/11/19 聯合報】
首先
1.基層教師協會認為,這部片真實反映了政府廣興高中政策的不足、學習資源不均等實況 …
這個論點是記者的控訴,還是教師協會的主張
記者~就不說了
如果是教育同仁提出的主張,小弟認為有必要在提出更細部的主張與規劃,代表專業人士對此方面的主張與作法
不然,大家只會提出控訴,那…
說多了也是狗吠火車
因為該負責的人不知道他要負責
有良心,有知覺的人,或許它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是認為,也要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作法,來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與改變他們的想法
「不足」~指的是量的話,這點我不贊同,基隆現有高中的名額絕對可以容納基隆學子的,還可接納外縣市
如果指考慮不週,我可以認同,但有現實因素,責任當然在教育部中教司的規劃能力(我是認為要直接表明誰應負責此項政策,而不是用政府2個很籠統的字帶過)
「學習資源不均」~此問題無解,窮縣市加上地方首長長期不注重,我是認為需要靠社會資源挹注,但台灣有願意捐資源給學校的風氣嘛?
2.如果基隆有更多優質高中可以選,他們就不必每天披星戴月趕到台北上學。…拍完紀錄片後,「很想寄給基隆教育局看」,讓教育當局了解他們的辛苦。
所謂教育當局要很明確,不然不知誰該負責
因為基隆市的高中有2個政府
想要基隆有更多的優質高中可以選,當然責任在基隆市政府(因為它也負責國中)比較多,不過市政府也已經成立3所完全中學,想要成為優質,前提是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基本水電費要給足,實驗專科教室等硬體要改善,要大方給獎學金…),但有可能嗎?
同樣的
基中、基女、基商、基海,這4所是國立的,不歸基隆市政府管轄,但也代表基隆
負責的是教育部中教司,他們會在乎基隆市民的心聲嗎?願意提供上述經費嗎?
基中基女拿出數據:我們很頂尖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
2006.11.21 04:31 am
3名家住基隆在台北就讀高中的學生,拍了1部以基隆學生到台北每天趕早上學為主題的紀錄片,拍片學生認為基隆市如果有更多優質的學校,他們就不必每天「披星戴月」趕上學。
對3名學生的說法,國立基隆中學、基隆女中以及市府教育局都有話要說,認為學生的意見以偏概全,對基隆的高中並不公平。他們強調基隆的高中教育,無論在師資、教學環境都比過去改善很多,入學新生中,也有人的基測成績超過260分,畢業生考取台、清、交等名校的也大有人在。
基隆女中校長黃火文、基隆中學校長巫春貴分別表示,基隆學生到台北念書,是家長及學生的教育選擇權。事實上,教育部一直在推動高中社區化,鼓勵學生留在地方升高中。
基隆女中教務主任謝煥強說,去年該校入學新生最高基測成績271分,今年最高274分,前兩年還有280分的新生入學,該校這幾年的畢業生考上國立大學的學生都維持在2個班級以上,每年暑假很多老師也主動輪流到學校義務輔導學生課業。
基中校長巫春貴表示,該校這幾年努力提升教學品質及設備,入學新生也有人基測超過260分,美術班、數理班、射擊班學生同樣有很好的成績,其中不少學生來自台北縣市。
兩所國立高中建議市府教育局加強到國中宣導,求學不必捨近求遠,留在地方升學,省下每天基隆、台北的交通時間,對功課說不定更有幫助。市府教育局副局長李春國說,基隆市的中山、安樂及暖暖國中,幾年前改制為完全中學,就是想提供更多的就學機會,希望家長打破明星學校的迷思。
【2006/11/21 聯合報】
這是今天的官方說法,以我在基隆這麼多年,也待過國中
基隆家長或學子眼界放在台北,不肯也不放心對在地高中投入關愛的眼神,寧願大老遠跑去台北就讀第二、三輪學校,導致惡性循環,國立名校升學率不彰…這能說什麼呢?優秀學生才能創造出國立的高升學率,其他硬體及師資只佔一小部分,這點看不破還能說什麼?
教育力殿後 苗縣長:從基礎改善
【聯合報/記者林玉文/苗栗報導】
2006.11.21 04:30 am
天下雜誌9月公布的調查資料,苗栗縣「教育力」排名全台第21,縣議員賴源順要求縣府調整教育方針,並對愈來愈高比例的單親、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第二代教育問題未雨綢繆,提振苗栗教育競爭力。
此外,禹耀東議員則關切高中職學子通勤專車問題,以大字報列表比較客運公司收費標準,表示學子必須忍受擁擠、不合理收費,搭的是「劫運」而非「捷運」,縣府不該讓學生成為待宰羔羊。
賴源順指出,苗栗一向被譏為教育沙漠,雖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現今有的學校擠破頭,有的卻招生不足,被迫減班,縣內學子要考上台北、台中第一志願如鳳毛麟角,改善教育競爭力是當務之急。
他建議應從小學開始辦全縣學測,加強寒暑假輔導,並將學生成績列入教師申請異動的評核參考。此外,近年單親、隔代教養、外籍配偶家庭日增,弱勢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要未雨綢繆,否則長期來看,苗栗教育競爭力只會更低。
禹耀東為通勤學子請命,表示最多學生搭乘的苗栗客運最貴,實際上課20至22日卻以30天計算,各家客運也有超載、晚班車只到夜間9時的問題,夜校生只得騎車上學,但因未達考照年齡,又要被警察取締。縣長劉政鴻說,苗栗環境的確不如人,會從基礎來改善;有關學生專車問題,將調查那些學校需要專車,一星期內邀客運業者協調,並要求消保官主動了解。
【2006/11/21 聯合報】
同一天的消息
如果在台灣大家都瘋狂注重菁英教育,注重升學,那是什麼樣的世界阿?呈現什麼樣的景色阿?而且議員提出的還是那一套~「填鴨」(…從小學開始辦全縣學測,加強寒暑假輔導,並將學生成績列入教師申請異動的評核參考。…)可見這一套還是很受歡迎的。但盲點是什麼呢?
只注重少數的菁英,對於多數學習低落的人該怎麼處置?
不過要拼優質學校,還是要來這一套啦
現在是資本主義社會,OK~想要搶救一個2線或3線的教育公司,各位CEO要如何做?
不管基隆市政府或是教育部中教司
除了要有大筆經費投入,改善經營體質,讓硬體及軟體不輸給台北之外
還要
有一個精明的CEO(他要瞭解社會現實及公部門的運作方式),手段靈活的做市場行銷,打響招牌,來重建基隆市民的信心,
最後要加強研發
產品的來源(吸引優秀學子留在基隆)跟流程(在校三年提供一流的教學品質與環境)都要加以控管,以打造最好的品質~升學率
為何要拼升學率呢?
目前各行各業都是要拼創意,要搞宣傳跟噱頭(說的永遠比實際內涵還重要),最重要是不要管教育理念
而且家長(消費者)要的是這個
就如機器人歷險記裡的大銲先生所說:「觀察需要,滿足需要」
所以不要注重教育理念
用資本主義裡的那一套來行銷
就是小弟的看法
而且各位可以看到,裡面有多少環節需要克服,還有要犧牲多少弱勢族群
念實驗班 後悔「失去競爭力」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北報導】
2006.11.22 03:32 am
賴茹君是台北縣福和國中試辦現代教育實驗班的第一批學生,10年前,她說,「我喜歡實驗班快樂、沒壓力的學習環境」;10年後她從技術學院畢業,白天找工作,晚上在郵局打工,她感嘆「我希望再多讀一點書,一切會不一樣」。
天下雜誌昨天發表「海闊天空的一代─教改十年後」紀錄片,呈現10年前第一批教改學生的學習歷程。由於學生的選擇不同,呈現出不一樣的發展。
10年前就讀彰化縣原斗國中的張明豪,非常熱愛畫畫,常常在自習課素描、畫漫畫,10年後,他取得技術學院機械碩士學位,他說,多元入學讓他順利從高職、專科念到二技,成為家裡學歷最高的人。畫畫的興趣升高職時放棄,因為姊姊要他選填機械科,「念美術保證你以後沒出路…」張明豪說,現在的日子感覺還不錯。
與張明豪同校的莊雅竹,目前是台北科大建築所二年級學生,10年前,莊雅竹說「念書就是一切」,她成績不太好,透過多元入學管道,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她說,以前的同學都很訝異。
賴茹君在教改前就參加「現代教育實驗班」,過了兩年無憂無慮的生活,當時她開心地說「沒有升學壓力」,國三那年因為程度落後太多,加上實驗班停辦回歸正常體制教育,她只花一年時間就要補完三年的課業,壓力更大。賴茹君很感嘆,「我常常想誰讓我們失去競爭力?是我自己」、「沒有長大不會知道這些都是真的」。
花蓮太巴塱國中畢業的林宏明,小一開始喜歡打棒球,小六那年他對著鏡頭說要當棒球選手,10年過去,他已經結婚育有兩子,現在是染整廠領班。林宏明說,他國三那年放棄棒球夢,高一輟學,現在他覺得有一技之長很幸福。
教育部高教司長陳德華昨天表示,10年前談教改被「神聖化」,10年後教改被「汙名化」,教改不能只從幾個個案定義教改成功或失敗。陳德華認為,教改廣設高中和大學,讓高等教育普及,外界認為這讓學生失去競爭力,素質變差,這種說法很不客觀,不能只從「點」分析學生競爭力,應該從產業發展的「面」來觀察,這幾年教育普及已讓大學不再是菁英教育。
【2006/11/22 聯合報】
又是一篇「控訴」
不過這記者 國文能力 真好阿
好會下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