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白米甕砲台

所謂「白米甕」,網路上可以查的到傳說來由,我想應該是有人去偷軍糧,被發現之後所搪塞之詞吧!

由於此處偏僻,約民國80年左右我才前往一遊,其後陸續幾次前往欣賞風景

今日為考證砲台,清軍當年是建於山腳下還是現在位置而前往一探

在入口處看到「聖公祠」

060605a

「先人祠」 蠻特殊的,網路上找不到相關資料,大概類似「有應公」之類的吧

060605b

日據時期的廁所,在其他砲台區亦可看到

060605c

被國防部拍賣遭拆除的舊房舍

這國防部真是文化殺手

 

060605d

 

對於白米甕砲台的建置始末,我跟「大武崙砲台」一樣傾向是日據建立 

有幾點懷疑理由

1.「劉銘傳與基隆」一文提及:

「基隆屬於北路,為劉銘傳親領,砲台原來有大砲五門,設在港門之內,地勢相當低下。劉銘傳勘查後在外港門鱗屯、社寮兩山增設砲台兩座。」 

 

所以清法戰爭前夕,清軍設置的砲台應是在山腳下的岸鱗墩,但實際情況就是「岸鱗墩砲臺 — Fort Chinois — 位於萬人堆鼻 — 總兵曹志忠趕築未完成 — 位於今中山四路底,西30號碼頭前左方廢棄營區(其上方山頭即白米甕砲台,此地舊稱「荷蘭城」、「萬人堆鼻山」)」

 

2.清法戰爭之後,劉銘傳曾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於1886年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

 

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了31尊阿姆斯壯後膛鋼砲,而劉敏耀著《基隆砲台研究》(刊登於<臺灣文獻第52卷第一期>),第168頁提及清法戰爭後,劉銘傳在基隆新建的新式砲台是社寮及二沙灣砲台。在第170頁的表列,則將白米甕、大武崙、槓子寮砲台都列為日治時期前期所修建的。(偏偏這三座砲台的古蹟解說文,都說是建於清代)

 

所以戰後清軍亦無在此建設新砲台

3.:《基隆砲台研究》一文提及,清法戰爭時,法軍對基隆的測繪圖,並未見白米甕有砲台,而從日治時期總督府的公文可看到1901年時,徵收部份土地的記錄,故研判是這座砲台是日據初期才開始修築的。

 

從當地地形,在外海是很容易發現的,如果清軍戰爭前夕有建置,法軍應會發現,所以此項證據支持理由1,砲台是在山腳下

4.「劉銘傳與基隆」一文提及: (他在中法戰爭後增設許多新式砲台,引進西式阿姆斯壯後膛鋼砲31尊加以夙守,除此之外又在基隆與滬尾設置「水雷營」,並留「銘字四營」駐守基隆,研習洋槍洋砲,加強訓練。)

a.可以看出有新式火砲(產生一個問題:如何分配?置於何處?)

(目前考證出來新設立砲台是社寮砲台及二沙灣砲台,那火砲數如何分配?有多餘的火砲給白米甕砲台嗎?)

b.(「銘字四營」駐守基隆,研習洋槍洋砲)。好~會操作火砲就這些人,當清日戰爭開打,這些人如何分配?

 

<讓臺記>提及:

(先是澎湖既失,唐帥令提督張兆連統銘軍六營,分布基隆海口。以銘軍正營張正玉紮社寮砲臺,以陳登科紮澳底三營,以副將曾蘭亭紮仙洞一營、北斗一營、基隆田寮港一營。)

銘 軍 正 營 張 正 玉 紮 社 寮 砲臺 :應是砲兵編制 

陳 登 科 紮 澳 底 三 營:應是步兵編制 

副 將 曾 蘭 亭 紮 仙 洞 一 營:步或砲兵編制 

北 斗 一 營 :(今八斗子)應是步兵編制 

基 隆 田 寮 港 一 營:(今文化中心)應是水雷營 

會操作火砲的都部署在「分 布 基 隆 海 口」,

且以澳底、三貂、瑞芳、北斗、大尖、紅淡林、大水窟為北汛的防守區

而南汛是以「林 朝 棟 鎮 紮 獅 球 嶺 六 營」為主,會操作火砲的,猜測應是在獅球嶺(棟軍應不是正規軍吧,受新式火砲訓練是銘軍) 

南汛防守範圍包含:以萬鱗坑、金包里、白米甕、仙洞、瑪索、佛祖嶺、虎仔山、獅球嶺

如果當時白米甕建有新式火砲,棟軍會操作嗎? 

所以清法戰後亦無建立砲台,有可能派駐軍或是舊式火砲(那舊有砲台~岸鱗墩砲臺,有經費修護嗎?)

5.清法戰後建立砲台的軍事目的是?

a.以當地的地形,火砲是可以射向口門以內(但社寮砲台或二沙灣砲台都可以取代它的功能,小弟實際拜訪的看法是,防守視角太小。)

也可以殲敵於外海(基隆嶼、口門外附近),但當時有可以用的火砲嗎? 

b.該地無天然掩蔽物,敵人一下子就發現你,他在外木山外海就可以先把你轟掉,劉銘傳經費有限,他要賭上一把嗎?(在此蓋新砲台)

當時火砲大都屬於直接射擊式

建砲台是不容易的

為什麼不容易?

1.金錢 2.火砲的種類(需配合地形)與取得 3.人才的養成 4.兵力編制

在清法戰爭之後,劉銘傳能克服這些問題,而建此白米甕砲台嗎?

且在6年以內完成喔 (一八九一年五月三十日劉銘傳正式收到諭令,交接。六月四日歸去,結束六年在台歲月。)

協和火力發電廠的3根煙囪

060605e

白米甕砲台對口門內的視角太小,無經濟效益

060605f

 

對準口門外及基隆嶼外海敵艦

060605g

人事全非

060605h

根據資料

..白米甕砲台附近一帶舊稱為荷蘭城,此名源自於當時駐紮 該區的清兵多為湖南籍,而後台灣居民因語言之誤諧音為「荷蘭」,後人遂稱其荷蘭城。創建年代在光緒年間..」

此資料小弟解讀是清法戰爭前,清軍在此建置「岸鱗墩砲臺」,位置就在西30號碼頭前左方廢棄營區,此地留有日據時代營舍遺跡,這地方就是「萬人堆鼻」,我想,軍事要地歷年來英雄應該所見略同,所以清軍總兵曹志忠應該會看上這西班牙曾建「Milaen」圓塔所在之處,而附近的軍營就稱為「荷蘭城」

 

注意此地點是在山腳下,就是通往「白米甕砲台」入口不到10公尺處

所以整個山區(含萬人堆鼻和萬人堆鼻山)一般人通稱「荷蘭城」

17世紀台灣曾被荷蘭佔領,所以才會聯想到「荷蘭」這2個字

而白米甕的來由,白米應該是軍糧吧

「…自海削壁而立有山,其山岩裂縫,相傳有白米流出足供小廟廟祝日食,後因貪而挖大,終不再出來,遂以白米甕為名。」

整個考證其實只是想確認清軍建砲台是在山腳下,山上這個現址,應是日軍建置的

當然整個地區清朝末期都叫「荷蘭城」、「白米甕」,這個砲台當然也就叫「白米甕砲台」,只是小弟想實事求是,考證一下當初建置地點的詳細情況,所以牛頓被蘋果砸到的故事,絕對不會發生在中國

延伸閱讀:

1.白米甕砲台(荷蘭城)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