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顏家古厝

顏家古厝

台灣早期的五大家族,霧峰林家、板橋林家、高雄陳家、基隆顏家、鹿港辜家,其中基隆顏家的發跡,是以礦業起家,代表的產業就是開採九份金礦的台陽金礦公司,家族的代表人物則是顏雲年,顏國年,顏欽賢(顏雲年之子)。登九份基隆山時可以看到大大的『欽賢國中』字樣,就是當初顏欽賢捐地興建的。

聽友人說這裡有一間顏家古厝,當時心想莫非是上述人物的老巢,但友人續說跟上述人物無關,其實只要是古厝,小弟還是想來一探究竟的,只是欲到此古厝的路真不好找,在鐵道靠河邊產業道路明明就可以眺望到古厝,雖說有找到一條山路可以抵達,但想要找一條比較文明的路,卻不得其門而入

到了現場一看,格局地理氣勢非凡,非普通人家,回到家之後,利用網路瞭解狀況,但有關這顏家古厝的資料非常的少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背景
此古厝是顏正春所有,早在清朝道光年間,顏正春之父顏斗猛,披草萊、闢荊棘於碇內,今「魚桀魚坑」附近,並在四腳亭採煤,其子顏正春(排行老三)曾任「魚桀魚坑」七庄總理,日治後任庄長,與顏尋芳(老二)、顏正選(老大)為昆仲關係,其中顏尋芳是顏雲年、顏國年之父……

基隆顏家在台的開山始祖是顏浩妥公,他於清乾隆四十年間(十八世紀後期),從福建清溪金田鄉率子姪渡海來臺,在台中大肚溪附近從事農業,但在乾隆六十年(西元一七九五年)遭遇大饑荒,資本盡失,不得已舉家回福建故鄉。到了嘉慶年間(十九世紀初期),其子玉蘭及玉賜再度來臺,先在台中梧棲港附近海濱居住,以農、漁業為生,但遭到福建人來台兩股主要勢力的漳州人與泉州人的械鬥不斷,再加上討海生活的不易,於是遷居到基隆附近的暖暖碇內庄。這時玉蘭第三子斗猛,也就是日後創業發跡的顏雲年、國年昆仲的祖父,才五歲。但在他長大成人後與其兄斗雙和堂兄弟斗于、斗卻、斗博及斗點四人共同從事開墾,或為人耕作,生活漸入寬裕。顏家當時已樹立的良好家風是兄弟不分炊,家道由此顯得和氣而興旺,並累積相當資金後,於道光廿七年(西元一八四七年)又開墾桀魚坑當地的田園,是日後顏家的發祥地。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0年),發現顏家附近有沙金、煤礦,所以在光緒十八年,在基隆設金沙局,淘洗沙金要交錢給政府,也要給地主,從此顏家開始發跡。

基隆四腳亭的煤礦,無論品質、產量,均享有本島第一的稱譽,顏斗猛那一輩發揮了不畏艱難的創業精神,以所謂的「狸掘法」( 即背著畚箕深入煤坑採掘,見補3 ),從事開採煤礦,次子尋芳承續乃父之風,率領族人繼續採掘經營,挖採「黑金」,由此淵源日後顏家在日治時代以礦業起家。

061107a

左右門聯「魚桀……,魚…..」

061107b

當時有一句俗語:「顏春愛財,豬公捷刣 ;禮數有去,口份無來。」
【註解】
顏春:指顏正春,是臺灣首富基隆礦業鉅子顏雲年的叔父
捷刣:捷,音ciap8,次數很密、常常;捷刣,即常常刣豬公。
口份:指一份,謂自己應得的一份。
【說明】
過去,逢年過節,或特別喜慶,都有「刣豬公」的習俗,親朋好友也會打個金牌、買塊紅綢,或包個紅包來祝賀;一般來說,主人都會宴請送賀禮的人,回家的時候,再順便帶一小塊「豬公肉」。顏正春雖然擔任總理與庄長,清代之總理與日治時期之庄長,在地方上富有聲望,且有維護地方安全之義務;但因顏正春人緣廣,朋友多,所以一般礦工小民,就算送了賀禮,也無法得到顏正春的回禮,即所謂的「口份」,故每都怨言。

可見當時顏正春的權勢龐大,不過其房舍格局位置跟日治汐止首任街長陳定國很相似,位處偏僻的基隆河邊,陳定國古厝位在鄉長里長江街的定國山麓,離熱鬧的汐止街隔一條河,附近都無人家,這一點倒是令小弟想不透

061107c

顏正春,此處背景應是四腳亭公學校

這裡的古厝雖與所謂基隆顏家無直接關係,但是亦有間接影響,我們繼續看顏家二大人物的介紹,便可窺知

顏雲年,號吟龍,出生於台北縣瑞芳鎮桀魚坑,為顏尋芳次子。世代務農,兼營煤礦。雲年少負奇氣,好讀書,聰穎異於常童。甲午之役,台灣割於日,全臺士民,咸感悲憤,時各地豪傑據地為雄,雲年糾集族眾,結鄉團謀自保,時各地風聲鶴唳,人民流徙,而桀魚坑獨能自完,雲年之力為多。及日人自澳底登陸,基隆淪陷,日憲兵隊屯瑞芳,鎮壓反抗。雲年之叔顏正春為人指控參與獨立事,被捕入獄,雲年時二十二,趨屯所陳情,日憲兵隊長愛雲年孝義,喜其辯才,乃釋正春,留雲年佐理屯務(瑞芳警察署)(這是人生一大轉機,所謂的貴人)。

顏雲年業餘之暇,在瑞芳莊投資採金,也替當時經營瑞芳金山的日資「藤田組」,負責提供物力及人力;大正3年(1914 ),藤田組以採金成績每況愈下,不敷成本,乃將礦區、設備頂讓給顏雲年;顏雲年取得藤田組全部礦權後,顏氏即以包租方式開始經營,淘金客自各地大量湧入九份,並在山腹落腳(即現在九份),這些人部份來自宜蘭、雙溪或大溪一帶,也有平溪、十分寮的煤礦工人轉業挖金。在顏雲年開放包租的制度下,九份採金熱潮達到頂點,也造就了大正3年至7年之間,九份有史以來第一次黃金盛產期,自大正3年起,九份每年黃金產量不斷增加,至大正6年達最高峰,計有21043兩,工人近萬,產量全台第一,是九份第一次黃金盛產期。

在這段期間內,許多文人因為與管理部門親近而獲利,大正6年一群飽學之士組成的「雞山吟社」為顏雲年撰寫碑文立於九份頌德公園內,是此公園之由來。顏雲年除了積極開採金瓜石、九份地區的金礦外,同時也努力開拓祖父留下的舊業:採煤。

大正9年,顏雲年創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台陽王國的版圖,正式向其他產業擴展,關係企業有礦業、交通、木材、金融、水產、造船、倉儲、化工、拓殖、食品、保險……等,規模驚人,鼎盛時期,顏氏家族擁有超過四十家的株式會社。

顏雲年不僅是一名出色的商人,同時也是一位喜好詩文的名仕,大正3年,他在私人住所「陋園」(基隆信義區光隆商職學校後),召開全台灣第一次詩人大會。大正10年,顏雲年商而優則仕,出任基隆街坊協議員、台北州協議員、台灣總督府評議員;大正12年2月8日正值壯年的顏雲年罹患傷寒不治去世 ,享年僅 49 歲。遺留的龐大事業,由其年僅 38 歲的弟弟顏國年承續,並發揚光大。

顏國年,瑞芳鎮桀魚坑人,為顏尋芳三子。少讀家塾,受叔父顏正春之薰陶,溫厚篤實。其兄雲年以礦業發跡,機智縱橫。在金礦開採順遂後,顏國年積極擴充祖父傳下的舊業:採煤,前後取得 53 炭礦區的權利,連台灣最佳四腳亭的良炭田,也為其購得;昆仲分任責權,兄主金、弟主煤,顏氏一族,成了新興的資本家。

061107d

大正12年(1923),雲年卒,國年承遺志,繼任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社長,屢往日本考察鑛業,大正13年,赴中國考察,大正14年,渡美國,周遊世界而歸,也因此對中外諸國重要鑛山狀況,瞭如指掌。台陽公司因採煤需要,間接促成平溪地區的發展,台陽公司的石底煤礦以平溪鄉石底為中心,因石底煤田四面群山環繞,開發煤礦的首要課題,當然是要解決運輸問題,顏氏在開始挖掘石底煤礦後,立即決定投下鉅資開闢平溪鐵路,是由三貂嶺至菁桐坑的路線,由於他是沿著基隆河中上游開鑿,十分艱辛。在昭和4年由台灣總督府收購,改為官營,並設立四個車站於菁桐坑、石底、嶺腳寮、十分寮。由於煤礦的興起和平溪鐵路的修築完成,使得地瘠民貧的偏僻山村出現了生機,所以,民國41年平溪鄉民立了《頌德碑》,特別歌頌鐵路開通和煤礦開發,以及和這兩件事有關的潘炳燭、顏雲年、顏國年三人對平溪的貢獻。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經濟陷於頹勢,國年克復艱難,化險為夷,鞏固顏家事業基礎,仍為台灣實業界之巨擘。顏國年雖是生意人,但喜好風雅,曾任瀛桃竹聯吟會長,資助詩社不遺餘力,有《環鏡樓唱和集》和《陋園吟集》(逝後刊行)遺世。大正11年,基隆商工信用組合成立(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之前身)初由顏雲年先生擔任理事主席,繼由第二任理事主席顏國年先生、第三任理事主席顏欽賢(顏雲年之子)先生悉心經營。台灣光復後,於民國36年10月,奉省府通令,改組更名為有限責任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國年熱心地方公益,與地方名士林清芳等,倡議重建慈雲寺,於大正11年完成,後又不斷修築擴大。另捐助創辦臺北黎華新報社(1925)、昭和新報(1928)。

至於真正跟顏尋芳這一房有關建築,是目前座落在光隆商職後面山坡上,擁有閩南式建築的顏氏宗祠,及附近中正公園內靠成功國中有著強烈日氏風格的顏氏安奉塔吧!

當天是先從三坑攀爬四腳亭砲台,欲感受油桐花盛開景象,然後帶著失望的心情經由四腳亭埔山(過港山)下到顏家古厝,從過港山頂眺望,讓大家瞭解一下,顏家的地理風水

061107f

↑此山腳下電線桿附近就是顏家古厝

061107g

最後,在古厝後方遇到荒廢的芭樂果樹,試吃一下應無妨吧?這種土芭樂,真的是好久沒吃到了^^

補充資料:
1.有興趣可以找找這一本「基隆顏家發展史–作者:唐羽」,可以瞭解其完整發展過程
2.很好奇誰有資格擔任庄長、保正?請看這篇
日治時期家族與政治

3. http://www.citycat.hdud.idv.tw/coalothers/coal51_34.jpg

早年的礦工以簡陋的竹編拖簍來回礦坑運送煤炭(狸掘法)

以最原始的開採方式,開挖豎井、平巷(水平方向的礦坑,日本人戲稱為「狸掘式」)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