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雞籠社在今和平島上,故和平島舊稱大雞隆嶼,後因易與小雞籠嶼(即今基隆嶼,因為2座皆為小型海島)混淆而改名為社寮島。
2.小雞籠社在今三芝鄉,是凱達噶蘭族的一社,漢人入居後成為小雞籠庄,後來改為小基隆支廳。日治大正九年地方行政區改制,乃將芝蘭三堡之「芝」與「三」倒換而成「三芝」庄。光復之後將三芝庄改為三芝鄉,一直沿用至今。
3.「基隆嶼」中央偏北處的大礁稱「小乞礁」,是著名的大石斑磯釣場,又稱「小基隆嶼」
4.清領時期的典籍所稱的雞籠山應該就是今天的基隆山,此山自古即為基隆東北角的地標
另有文字與地圖提到「大雞籠山」,又謂此山有半天高,從外海即可辨識,與金包里山互為犄角,雞籠即位於其中,有人推想此「大雞籠山」指的應該是今天的五分山。該山海拔757公尺為東北角地區第一高山,基隆山較五分山為低且山形較為嬌小呈錐狀,從海上看來應是五分山才具有古書所載的氣勢。
但小弟認為
大雞籠山還是指在大雞籠社附近的基隆山
因為東北季風的關係和地形因素,基隆山在天氣陰霾的時候,山頂上常籠罩著雲霧,看似高聳入天,故經驗上只要雞籠山戴帽子馬上就要下雨了,以前基隆八景中的「奎山聚雨」,就是指這現象。另外基隆山外表特立容易辨識,且位在海邊,而五分山只是眾多山脈的一環,並不會被航海人當作辨識方位之用,且離海邊較遠,天氣差時不易觀察。
5.而所謂的「金包里山」,清領時期的古籍稱金包里往基隆的道路由此山半山腰而過
此金包里社是在今基隆市仁愛區,不是金山的金包里社,昔時北海岸沿岸居民,甚至市區的金包里社要到達牛稠港,必先翻越過今虎仔山,所以前人繪圖想當然爾,金包里社的後山就稱之為「金包里山」,而實際上此「虎仔山」在地形上剛好與基隆山成犄角之勢 。
6.基隆市區所謂「大基隆」是在今火車站附近的仁愛區街衢,區內的新店街(指今孝二路至孝三路之間的街肆,其發展稍晚於崁仔頂街,因店舖簇新,故名新店街,後來也泛指旭川西側的「大基隆」街一帶。)、奠濟宮周圍(今從愛二路至愛三路之間的仁三路)為舊時「大基隆」之所在。
↑圖為1916年大基隆主要幹道,即今仁三路。
資料來源:http://nrch.cca.gov.tw/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4/62/82/cca100030-hp-0309-0001-w.jpg
7.而「小基隆」是在今中正區中正路、義一路、義二路(統稱為哨船頭),今中正公園號稱「小基隆山」
資料來源:http://nrch.cca.gov.tw/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4/62/82/cca100030-hp-0225-0001-w.jpg
義重橋(今金雞橋)街田寮河水路護岸石垣工事於1909年展開,圖左方日新橋(今富狗橋)前階梯上方之中國傳統建築物即為清國昭忠祠。本工事運河寬度、深度同於蚵殼港水路改修工事,田寮河兩岸將舖有16公尺的道路,且自日新橋下沿岸設置荷揚場。本工事另一重要工程就是要鑿平昭忠祠與附近房舍,並舖16公尺寬的道路(即今義一路)以便與小基隆新生地貫通。
今文化中心所在地,原為一座由小基隆山延伸的山丘,清代即將塘汛設在小山丘上,藉以瞭望港外,用來巡邏或監視船隻動向,故有哨船頭之稱呼;而由小基隆山至鼻仔頭一帶的山麓聚落,即被稱為哨船頭街。日治時期築港工程,將小基隆山、鼻仔頭和鱟母島之間的海域填為新生地,這一新生地成為日本人的商業區及住宅區。1931年,原哨船頭街改稱日新町與義重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