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瓜寮坑山徑、東勢格古道

抽空前往東勢格古道走走,一開始就走錯路,可見人要認老,不能只憑印象(窘)

雖發現的早,但既來之則安之,此通往石燭尖沿著瓜寮坑溪旁的山徑,印象中走過2次。此次重走一遍,品味這古意盎然的古道,心中甚是歡喜,雖對以前的印象無法連接起來,我邊走也邊讚嘆,這山徑保有古味且有古厝啊^^

↑乾淨清澈的溪水看了就令人沁涼舒暢

在此水源地準備打道回府時,卻隱約聽到附近有人聲,專心搜尋之後發現人影在山徑上方不遠處,研判應該有小路可以連接,就鼓起勇氣續行往前探路,終被我找到通往東勢格古道的正路^^

↑ 普剌特草的果實

此古道似乎我沒有走進來過,以前走過幾次都是在中途前往孝子山、慈母嶺,此番帶著探險的心情一路前進,好奇的四目游尋,拱橋、工寮、辦公室、礦坑口、樟木橋、雙土地公…大豐收啊~(^o^)/

敗基福公路的開通,來平溪變的易如反掌,但此行也讓我有點懊惱,如此古味寶地,我竟然耽誤多年才得以造訪,而更大的驚奇卻在之後…

經過雙土地公沿溪前進,越嶺道由峰頭尖與臭頭山稜線最低點鞍部穿過,之後到達此行的終點,東勢格13號。與屋主人之一的長者攀談,得知此地是他阿公這一代所開墾,古厝也已百年以上。我觀諸四周的小草原,想像前身的梯田景象,夾在群山之間,宛如世外桃源、人間天堂,里山意境真美啊~

這山谷之間曾經有幾戶人家,如今只剩一戶,每回漫步古道,總是猜不透古人為何會選擇此種環境營生?除了原鄉習性,當時台灣的風俗觀,頗令我好奇,因為真的很不方便啊^^

根據這篇「日治初期之前居臺漢人分佈特質成因再探─以宜蘭擺厘陳氏家族為例」所述,先人選擇定居地的大歷史就是「在原鄉所熟悉的生活方式和養成的生活技能」,接下來就是個人造化與際遇的小歷史^^

…地理學者施添福說:「決定清代在臺漢人祖籍分佈的基本因素是:移民原鄉的生活方式,亦即移民渡海來臺以前,在原鄉所熟悉的生活方式和養成的生活技能」。即:泉州人的地理環境與生活方式,是適合並習慣於帶有商業氣息的港灣生活,因此移居來臺後,以類似於原鄉生活環境為首選,而居於沿海或商港地區,因而呈現偏海的分佈;相較於泉州人,漳州人自明清以來有較豐富的務農經驗與技術,移居臺灣後傾向於先尋找適合農業發展的區域生活,來臺後較靠內陸的廣大平原方是合適漳州人移居的地帶;客家人的原鄉本來就是河谷、丘陵、台地的山鄉,長期以往一直過著山居農耕的生活形態,富於山鄉農耕生活的經驗,也養成團結與知足的族群性格,有機會移居來臺,也是優先選擇適合發展此一性格的區域,近山台地與丘陵成自然為客籍移民的生活領域。

以我祖先為例,我是泉州安溪人,起先是先祖一個人在北部幫人農耕,後來才返家攜帶妻兒在1844年來台,但落腳處卻是在汐止與平溪交接處的「肉板峠山」山頭,擔任挑夫。沒有親族奧援之下,就只能選擇用出賣勞力或累積的生活習慣的方式才能站穩移民的第一步。

而步道的一端東勢格,其附近的竿蓁坑,有座古老的土地公廟~張福宮,其旁的石碑已記載此處是由安溪人高德意,於乾隆11年(1746)率先進入拓墾。而另一端瓜寮坑是由安溪人高飛等十餘人開闢,據我研判應是瓜寮坑開墾在先,那這樣東勢格13號的開墾當在這之後。

我想,先民們會選擇山居生活,應該是不得以的選擇吧!因為生活上真的不方便啊~~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