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堵的猜測

堵的猜測

基隆汐止之間,沿途得經過「八堵」、「七堵」、「五堵」等三個堵。其實,除了這三個「堵」以外,還有一個「六堵」夾在其中,四個 「堵」都在今天基隆市轄區內,標誌著漢人早年在這塊土地上墾拓的歷史。在台灣的地名中﹐凡是「堵」為名的,都和漢人墾拓時為防止 ﹑抵禦凱達格蘭族的侵犯有關。

日人安倍明義在台灣地名研究一書中說:「堵為土牆之義,土牆一丈謂之板,五板之堵,殆即指此。」意即堵為在山地或平地自然通道中所築的防禦土牆。

引用:
七 與拓荒者所建的防衛設施有關的地名
除了修水利以抗天災外,拓墾者仍要應付各種”人禍”,即與原住民、其他祖籍的移民爭奪土地資源,以武力為後盾來推進拓展土地。隨著移民的拓墾深入以丘陵、山地為主的中北部的南投、苗栗、新竹等地,原住民的活動空間被日漸壓縮。為了防止原住民侵擾聚落,拓墾者往往在臨近山口的險要處構築軍事防備設施,設隘首,豎木柵,施圍堵,劃土溝,是故由南到北、由西而東,台灣各地皆留下許多和堡壘有關的地名。如恒春附近海岸的柴城,台南市的土城子、竹蒿厝,台中縣的土牛溝,宜蘭縣的頭堵、二堵、三圍、四圍,基隆附近的五堵、六堵、七堵、八堵、台北市的石牌(清代臺府在漢番交界處所至的標誌)。

西班牙人領有台灣北部時,愛斯基委神父等八十餘人就曾沿淡水河上溯,發現台北平原,後來又發現沿基馬遜河(基隆河)可到達雞籠。

而漢人在清朝年代來到淡水、雞籠之後,逐漸沿著河谷開墾,由於土地紛爭,侵害平埔族權益,導致不滿,從而時常發生糾紛,於是先期移民便利用基隆河的地勢,設堵阻止凱達格蘭族的反抗或入侵,或按開墾先後順序命名為五、六、七、八堵。時日一久,在各堵附近形成聚落,就把這些堵名,援用為地名。

有人會問,有五堵、六堵、七堵、八堵,那有沒有四堵、三堵…?
一般大都回答當然有,一堵、二堵、三堵在宜蘭,四堵在台北縣坪林…

這句話大體上沒錯,但如果說他們是依序命名的

就可能犯了數字的迷失錯誤,硬凹拼湊的
這個可以從地理位置、開墾時間差來做判別(參2)

他們是各自命名的

而有人因附近六堵山上的老地名「荷蘭仔溝」、「茅草埔營」、「死豬仔營」等,推敲 「堵」的來由,認為是由荷蘭時期,沿基隆河中游向宜蘭方面在各山頭修築的據點…

小弟則認為
舊地名有其盲點,需考慮時間點
又荷人領有北台灣後,只著重探採金、煤及硫磺礦等,本身對拓墾並不熱衷,但允許漢人在雞籠拓墾。與西班牙人較注重傳教不同,主要目的並不是要統治台灣,而是將台灣當作與中國及日本貿易的基地罷了
荷蘭人佔領北台灣才26年(1642~1668),西班牙也才16年(1626~1642)
耆老們印象 也許需要再詳細考證
不是凡事必稱「荷蘭」
請看 擎天崗地區有無「荷蘭古道」之研究

參考資料:
從地名釋義
團、結、城的故事
說明一:

引用:
作者: 黑熊
有人會問,有五堵、六堵、七堵、八堵,那有沒有四堵、三堵…?
一般大都回答當然有,一堵、二堵、三堵在宜蘭,四堵在台北縣坪林…

這句話大體上沒錯,但如果說他們是依序命名的

就可能犯了數字的迷失錯誤,硬凹拼湊的
這個可以從地理位置、開墾時間差來做判別(參2)

他們是各自命名的 … 

佐證:
乾隆23年(1758)已有七堵、八堵的地名出現,或許可參考淡水廳志或台灣府志
而「頭圍」始於1796年(清嘉慶元年)墾首吳沙招募漳泉粵墾民,以隘勇200多
人為前鋒入居今之頭城,築土堡(以土石疊成之牆垣)以居,藉以防禦番害,此後在當地形成聚落,即取「頭圍」為地名。
六堵平原一帶,在明朝末葉前為一荒蕪之地,除少數平埔族足跡外,無人在此開墾。根據八堵番契中記載,乾隆三十五年期間(西元1770年)基隆河中流段從暖暖到汐止一帶,有金包里社、大圭籠社、三貂社等平埔舊社在此活動,並有漢人蕭秉忠等向此三番社,承租土地開發,此時就有漢人聚落成庄、即八堵庄。大約到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泉州安溪縣余氏先賢帶領子弟渡海來台,到達六堵定居開墾
這時間差 可以解釋吧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