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體驗式的教學

看到這一篇新聞,我想不少教師也是採用如此教學,而本校生態研究社更是在指導老師的堅持下,幾乎每次活動都是帶到野外觀察,而我推動「班級夢想國社群」的目的,也是希望透過不同體驗的教案編寫,讓孩子們重新省視自己與土地的關係,進而透過書寫與思考,建立與社會的聯結。

直接把學生帶出來接觸,有了感受,寫的作文才會有感動,濃濃的人情味跟熱情的吆喝聲,展現出傳統市場的生命力,學生也從訪問中,直擊人生百態,視野更寬闊。

老朋友邱大俠也曾這樣說:

…原來對於自然的感動,除了攝影的紀錄以外,還須透過手繪(free hand drawing)的沉澱才能夠更精準的捉住自然的美與感動。

唯有如此,才能夠有更深入的體察與思考,才能夠透過描寫自然的過程中,發展出更細緻的文字架構與思維。

生態拍照也是必須藉由書寫的沈澱,才能讓自己有更深的認識。所以我想前輩劉克襄先生應該也是在採行做中學的教學,讓學生體會更深,下筆更能動人。

記得作家吳明益先生在「蝶道」一書中曾這樣說:

…我自己想要看到孩子們看到異種生命時,眼裡突然放射出的微微顫抖的光,沒有那些光,這個世界可能會一點一點的逐漸失溫而暗淡下去,趁著有光,請趁著還有光..

趁著孩子們眼裡還有光時,我是這樣鼓勵、期許她們的:

…所以行走,所以觀看,所以聆聽,所以書寫。

所以週記這一塊,還是要繼續玩下去,除了「心情素描」之外,鼓勵孩子繼續書寫,進而「狂野寫作」^^

***

高中生逛菜市場 劉克襄帶路

 【廖志晃/中國時報2013-04-13

     「菜市場有什麼罕見的商品?」「九十歲阿嬤還在賣菜,背後的人生故事?」作家劉克襄十二日帶領南投高中學生逛菜市場,深入市井,希望他們重新省視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南投高中圖書館主任廖俊智說,今年劉克襄擔任投中的駐校作家,除了指導學生寫作,並親自率領學生走入市集,感受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菜市場風情,而且每位學生事後必須交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

     昨天上午,劉克襄帶學生逡巡南投菜市場,儘管他戴著鴨舌帽,還是被眼尖的讀者認出來,還有攤販和他打招呼!

     劉克襄說,菜市場也是生態的一部分,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環節,而傳統菜市場的人群,和此起彼落的吆喝聲,還有濃濃的人情味,展現豐沛的生命力,更非超市能比擬。

     劉克襄強調,新一代很少到菜市場,和傳統、土地都產生疏離感,因此,他希望透過走入菜市場,和攤販接觸、訪談和記錄的過程,讓學生直擊人生百態,進而透過書寫與思考,建立與社會的聯結。

     走遍各地菜市場的劉克襄說,南投市有獨特的美食「幼麵」,還有其他市場少見的「紅殼綠竹筍」、鮮採「過貓」。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