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日治時期的主普壇

二戰以前的基隆中元祭活動有內壇、外壇之分,其中,內壇設於當地歷史頗為悠久的廟宇慶安宮,每年以神前問筶方式選出爐主,負責祭祀相關事。然因事後爐主家常有不祥,乏人受理,故於清光緒年間(約 1880 年代左右)謝集成總理時,改由苦力頭謝源發每年負責辦理並負擔經費。昭和 3年﹙1928﹚,曾有人提及應由廟方直接辦理,即由慶安宮理事負責,然無人有意願,終議定托以前辦理人謝水乞代辦,費用則由廟方支付;惟後來謝水乞推辭,因此由慶安宮理事張士文負責處理。
 
圍繞內壇四周者有外壇四大柱的設置,即主普、主會、主醮、主壇。基隆中元祭典進行時除內壇外,外壇四大柱亦須各設祭壇以利儀式進行,而當時主會、主醮、主壇的祭壇設置情形,相關史料較少,只知此三柱祭壇多分布在福德、新店、草店尾一帶,即後來的福德町、旭町、元町,但確切地點似不固定,甚至偶有不設祭壇者。

相較於主會、主醮、主壇三大柱祭壇位置之不確定,主普壇的設置情形則較為清楚。大致而言,基隆中元祭的主普壇初亦不固定地點,甚或不設祭壇者。而將主普壇設於高砂公園內,至少在大正 13 年(1924)陳胡姚姓輪值主普時已開始,以後持續四年(大正 14 年至昭和 3 年,1925-1928)的輪值主普謝姓、林姓、江姓、鄭姓亦將主普壇設於高砂公園內。

但此時主普壇均每年臨時搭建,事後拆除。大正 14 年謝姓輪值主普時,因當年主普壇被風吹倒,建壇負責人損失不少,要求補助金,為謝姓拒絕,後負責人請十一姓代表開會討論此事,因得補貼少許。惟此事令大家考量主普壇每年花費之鉅,故昭和元年(1926)林姓輪值主普時,首度有人主張在高砂公園內建固定主普壇,平日可作為音樂堂之用,一舉兩得。當時規劃費用一萬六千餘圓,預備由輪值主普的十一姓各出一千五百圓。

昭和 3 年鄭姓輪值主普時,年初又有主張在高砂公園內建永久性主普壇,且認為此舉可免年年輪值主普各姓競爭構結,虛費錢財之弊。此事後由基隆士紳許梓桑、顏國年、潘榮春三人連署,向基隆市役所提出請願書,要求當局列入昭和 3 年度建設計畫中,其費用由市及主普十一姓分擔。當局頗為贊同,欲列入本年度即位大禮紀念建設事業項,初步規劃構造擬全部鐵筋混凝土,八角形三層樓,深闊各三十餘尺,第一層高自地上九尺,內可充倉庫,第二層為奏樂場高十五尺,第三層備為主普壇之用,高十三尺,自地面至三層樓總高三十七尺。建築費豫定一萬五千圓左右,市役所擬負擔六千圓,其餘歸主普十一姓負擔。
 
在高砂公園內建音樂堂暨固定主普壇之計畫,其設計大多斟酌主普十一姓意見,由市役所土木人才繕製圖面,原為二階八角形,四面無壁,後將圖持往總督府請井手技師鑑定,井手氏以該設計四面無壁,樂音反響,效果不佳,且不牢靠,故由井手技師重新設計規劃。由於變更設計,故固定主普壇本預備由昭和 3 年鄭姓輪值主普時使用,亦因此無法趕上。至昭和 4 年 1月,井手技師的設計圖完成,整體規劃為鐵筋混凝土,外觀八角形三層樓,總高五十三尺,直徑四十五尺,工事費約一萬五千圓,市役所負擔六千圓,主普十一姓負擔六千六百圓,不足額依十一姓意思,由慶安宮支出,因外壇主普是配合內壇慶安宮而進行的。
 
待圖樣確定後,工程招標事亦一波三折,因招標數次皆超過預算。昭和 4 年何藍韓姓輪值主普時,首次使用新建於高砂公園內的固定主普壇,全部經費正式支出共一萬五千圓,除由市役所負擔六千圓外,主普十一姓及慶安宮共負擔九千圓。此建築物平時為音樂堂,中元普度時為主普壇,壇為八角形,全部鐵筋及鐵骨混凝土築成,總高五十一尺,分為三階,下階為地下室,直徑四十五尺,惟壇兩邊未敢再築附屬小壇,恐以後各姓競爭日趨奢華。

事實上,以往未在高砂公園內設置固定主普壇時,各姓每年臨時構築之主普壇外觀上即多為起腳二層或三層的樓式,且各欲勝過前姓。可見每年搭建臨時性主普壇時期,輪值主普各姓即已彼此互相較勁,競爭明顯。 

昭和 4 年,在高砂公園內建構固定主普壇後,首次使用此建築物的輪值主普何藍韓姓將重心置於主普壇的外觀上;除裝飾美麗外,尚在壇上陳列骨董及其它玩物,壇中設電燈八百餘盞,點火後照耀如晝,壯觀異常,每夜往觀者,約近萬人。

昭和 5 年(1930)輪值主普的賴姓除在原高五十一尺的固定主普壇上,再增築至達三丈餘高度外,亦在主普壇內置古玩、名畫及諸裝飾物,施以電燈千餘盞,入夜輝煌,照耀奪目。

此種將固定主普壇大加裝飾,點滿電燈,陳列貴重古董品方式,至昭和 6 年許姓輪值主普時亦同。然昭和 7 年(1932)張廖簡姓輪值主普時,除依傳統對主普壇外觀飾以電燈數千盞外,又開始在固定的三階八角音樂堂兩邊添築臨時搭建的兩小附壇,且大加裝飾。此後各姓亦往往加築附壇,甚至增設新奇花樣以更引人注目。

至此各姓皆有超越以往輪值主普各姓之雄心壯志。

文章來源:東華人文學報第十五期2009年7月頁221-262,「基隆中元祭裡的主普壇」,作者:吳蕙芳女士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