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棧橋探討

根據基隆市志「港務篇」1989.1增印,棧橋分陸棧橋和浮棧橋2種。

浮棧橋即浮碼頭,係用鋼筋混凝土造成之浮箱,日治時期有5組
第一次築港:

鐵腳臨時

此陸棧橋位於西四碼頭北端,日人竊台以後,重修清廷遺留的鐵棧橋,即自清劉銘傳所築原護岸之外端向東北突出,長約136M 寬73M。1902.8開工用鐵腳架臺,上敷設30kg軌道兩條,1903.6竣工,全名叫做「鐵腳臨時棧橋」,1911.5以後因築港需要而拆除。

按我:看圖1       看圖2

1905基隆港1

↑ 劉銘傳時期也建置一座橫跨牛稠港的石橋

 

第二次築港:

對馬–1910 市政府邊 ,日新町,14.63m*5.488m

按我:造型

第三次築港:

大正–1913 港東街(今中正路一段)與信四路口,日新町,14.63m*5.48m

第四次築港:

旭 — 1932 城隍廟前 ,旭町(孝一路),浮棧橋4座,全長可達100m,全寬可達18.2m

稅關–1921 火車站前,明治町(曾仔寮全部改訂,分四丁目,現中山一路及安一路首段大部為山坡地。),14.5m5.5m
驛前–1921 火車站前 ,明治町,14.5m5.5m

 

所以從時間點和樣式來判斷,此「基隆停車場前之棧橋」有可能是鐵腳臨時棧橋的前身,不過相片洗反了(冏)

↑鱟公島及舊棧橋繫留汽船並岸壁築造前於?海岸線及荷役狀況

 

 

↑基隆港停車場前棧橋附近

↑基隆出張所輕便軌道延長布設出願線配置圖

此圖應可證明「稅關浮棧橋」的存在

 

↑大正15年的地圖,照片提供http://www.taipics.com/

 

上圖很清楚標示3個棧橋的位置,但「對馬」「大正」的位置與基隆市志港務篇 p.35 的敘述有出入,需要再檢視相關史料,判對是非。

又根據「臨時臺灣總督府工事部基隆出張所,基隆築港沿革,1913」p.42,對馬棧橋是在哨船頭

「稅關」~指的是稅關(今之基隆關稅局)前,「驛前」~指的是火車站前。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浮碼頭,用浮函兩座組成,圖片來源:life

 

戰後,除驛前棧橋尚完好外,餘均被炸沉,後經打撈浮起,修復後使用,損壞嚴重者則拖至外海沉沒。

1949.5年新設浮碼頭5組,每組用浮函兩座組成,並用木橋聯絡碼頭與浮函之間,1950年全部完工,上圖可資佐證。另設有小型浮函三座,一設於港務大樓前,一座安於中油公司加油站附近,另一座設於漁港內造船公司側。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