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遇見一個美好的小鎮

我會以驕傲的語氣說:「我來自基隆」、「我是基隆人」嗎!?

諸多外在的考驗與變遷,讓有著諸多光榮過去的基隆,正讓人一步一步嫌惡與遺棄,因為愛上了他鄉陽光普照的環境,但一回基隆就開始陰霾與哭泣,內心裡還真是讓人sad 阿~

不管是什麼原因留下,「既來之,則安之」,每個地方只要用心發掘與關心,想必會發掘它的優點,產生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的感覺。

努力尋找「一個美好的小鎮」這件事,是值得你我投入與關心。讓自己對所居住的地方,「有夢想」的追逐吧。

***

引用文章劉克襄:遇見一個美好的小鎮 

劉克襄:遇見一個美好的小鎮
 
【聯合報╱劉克襄】 2011.01.12 
 
 
很多美好的生活,來自同一個地方。這樣的故事,許久未聽聞了。

前幾年,鄉下女生潘金秀迢迢北上,在台北公館汀洲路,月租兩萬元,開了家賣麵包店,專做湯種麵包。她的食材主要以老家的穀物做為品牌,結合鄰近的鮮奶,手工精心製作。沒多久即樹立口碑,店面常排人龍,供不應求。

業務蒸蒸日上之際,她卻因父母年紀老邁,毅然捨棄店面,返鄉就近照顧雙親。日後改在自己的老家租屋做麵包,暫時不設店面,不要求量產。她相信質地好,透過網路團購,就算在偏遠的小鎮,一樣能過自己想要追求的日子。

潘金秀每天早上出門,最喜愛穿過家鄉的稻田。在路上,經常遇見一位近九十歲的老人。

老人彭立基,曾是日本軍伕,遠赴南洋打戰。戰後回鄉,拉過保險、賣雜貨、當媒人等等,後來就不曾離開。十多年前,他開始在山上種果樹,因為整個鎮都在朝無毒、有機稻米的方向發展。活到老學到老,他也不施肥不噴灑農藥,種了滿山的臍橙和柳丁等等。

剛開始當然不斷失敗,怎知這幾年終於種出心得。除了果農搶著來收購,每天早上他都會摘一些到市場擺攤,紙牌上掛著出產地和有機品牌。還有價錢比一般人便宜,歡迎試吃。生意這樣做一定虧本,但他覺得自己已逾米壽之齡,人生夠了,應該多跟人分享快樂。

彭立基騎摩托車出門,抵達十字路口時,大概也會和一位鄉土教學的女士擦肩而過。

簡淑瑩老師嫻熟小鎮地方文史。四十年前,父親在街上開了家書局。這是個以稻米為主的小鎮,但他們家從台北進購了許多當代的書籍,店面彷彿圖書館。她從小在書店看顧,一邊也閱讀長大,見識比一般大學生成熟。

如今網路時代到來,台東的書店一家家結束營業。他們不願意割捨,繼續賣書的服務。或許,也接收現實環境的改變吧,空出一角,提供咖啡飲料。但街上店面仍高掛著書局之名,幾個書法大字浮凸,強調著人文的內涵。

他們三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特質,初認識時,很喜歡把家鄉的地名提出來,或者把家鄉的物產推銷到檯面。

「我是台東池上人」、「來自池上的某某某」。很少地方人士在自我介紹時,還會加上小地之名。「池上」這兩個字,對他們好像是一個LV那樣的品牌。

在那兒旅居時,我一直邂逅這樣的人物,不管離家許久,或不曾遠行的,都有這樣的驕傲。也不只是他們,好些人在自己的本份工作上,都抱持著某一生活信念。

廿多年前,不少小鄉鎮都有這種美好的自信。還記得來自美濃、東勢或埔里的人,邂逅時,提到自己的家園,臉上也會浮現這麼點滴的在地光榮。

曾幾何時,這種在地自豪似乎少了,稀薄了。但為何池上還有,而且不減?究其因,因為那兒的稻米栽種不論有機或慣行,始終堅持品質。經過一番努力,國內外都打出名號。地方米價提高後,農民生活有穩健的保障,人人充滿自信,對未來也展開各種夢想的追逐。

做麵包的女孩懷念在這樣的家園長大,願意回到家園開麵包店。舊書店的女兒知道縱使沒什麼利潤,仍然堅持書店的門面還在。種柑橘的老人因為生活愜意,賣果物只為了快樂。這就是池上人,有夢想在支持的小鎮。

難道其他鄉鎮沒有類似的期待嗎?應該也有,只是經過幾十年都會變遷,大家在外打拚,處於全球化、商業消費的衝擊下,遮蔽了返鄉的視野。重回家園的價值和意義,自然也消失了。(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