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始鰹節(柴魚)之製造為明治四十三年,為當時(大正十四年)本島水產製品中之主位。鰹漁業多經由鰹節製造會社加工製成鰹節運銷日本,大正十四年(1925) 臺灣全島有十五間工場,基隆市的鰹節工廠有12 家,成為北臺灣鰹節業的重鎮。製造方法依各工場不同而有所不同,本島大多採用高知式,其他尚有一工場使用燒津式,產品品質佳,漸漸可以和日本競爭。。
鰹節,俗稱「柴魚」,在臺灣水產製造額中一直佔有它的重要地位,是一種很容易腐壞的魚,因此漁獲一上岸,就必須立即趕工製造。柴魚加工從洗淨、清除內臟,到烘乾製成成品之間,需要經過多道手續,由於每天都有原料進場,量多的時候員工常常工作到半夜,甚至在工場小歇一會兒後,整夜通宵趕工。
↑圖為位於基隆的鰹節工廠內部盛產情況
基隆鰹節製造始於1910年日人吉井治藤太於基隆設廠;從事製造的職工,大多僱用自日本。日治時期盛產時期在1922至1930年,全臺最高生產量達823,143公斤,大部份在基隆生產。後因戰事影響,生產量不穩定,鰹節製造業漸趨衰落,1943年其生產量更只有9,712公斤,幾呈停業狀態。
↑殖產局鰹節試驗工場
1923年臺灣總督府於基隆市八尺門設立基隆鰹節試驗工場,從事鰹節改良試驗。
↑圖為臺灣水產株式會社基隆鰹節製造場全景。
由於鰹節為基隆重要水產製造品之一,因此臺灣水產株式會社將其列為重點經營項目。
↑鰹節工場基隆八尺門臺灣水產株式會社工場
↑圖為臺灣水產株式會社基隆鰹節製造場附設的臺灣女工訓練所。位於基隆濱町
由這張圖所示,所謂八尺門包含現今正濱里(濱町)還有現在所謂和平島和一路魚市
在這篇文章「淺談日據時期內垵社區柴魚產業及製作過程」,可以一窺柴魚的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