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焿仔寮坑

基隆的地名有一個較為特別的是「焿仔寮坑」^^

…暖暖區暖西里,沿基隆巿苗圃進入的坑谷,昔日有住民在此燒灰製焿而得名。

焿仔寮,原為「鹼仔寮」,為熬鹼的草寮。鹼仔即是鹼塊,是古代重要的日常用品,主要用途為去汙劑,類似肥皂的功能,另外也作為食物的添加劑,用來保鮮或添增食物口感,例如鹼粽(焿仔粽)、焿仔粿。

鹼粉 ,台語稱「焿仔粉」,亦稱為蘇打粉,化學式為Na2CO3(碳酸鈉),小蘇打亦叫作碳酸氫鈉NaHCO3,其鹼性較碳酸鈉低。

北部地區因偏潮濕,故有不少地方種植大菁,其所發展的藍染產業曾經是很重要的經濟活動,藍染要用草酸水或石灰水來『打滷』,草酸水就是焿子水。另外小時候一直聽到大人口中說的『焿仔水』就是鹼水,就是用來做鹼粽用的。

根據「台灣通史卷」記載,燒焿:「山居之民,採伐雜木,積火燒之,而取其灰煮焿。焿有二種:固者曰焿砣,用以合染;流者曰焿油,可調食,色黃有毒,助消化。燒焿之木,以山蕉、貫眾(鱗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佳,亦有配出。 」

故我們可以理解這些地名叫「焿仔寮」的,原來可能都是就地取材割取菅芒、蕨科植物在燒草製焿仔的地方。

另外位於新竹市東區下竹里的地名解釋:
在清代,該地的居民,以割取枕頭山和巡司埔塚地的菅草,燒灰煮焿(天然鹼)維生。居民的住家,均兼作為煮焿的焿寮,故名焿仔寮。

在瑞芳區海濱里的地名解釋:
海濱:指磅磅子、寶崙仔、澳鼻間的聚落,早年因有生民焚草煉鹹,故原名為焿子寮。(清代為焿子寮庄)

 

最後讀一下洪木利兄的文章,來感受一下割「菅芒」的感覺吧^^

…當很多人在討論「菅芒花」的時候,我這個從小就是家裡負責上山割草的人,真的不知道它長得像什麼樣子!因為自從我們家搬到都市以後,很少去注意它是否存在,而從前住在鄉下的日子裡,即使每天與「菅草」為伍,卻從來不知道它開的是什麼樣的花。

民國四十年間,那段日子是我們家最清苦的時候,父母親靠著一點微薄的薪水,要養活一大群人,實在不容易。因此,養家禽、家畜成了全家人的副業,孩子們交學費,就靠賣豬才能完成。

當時,在我們家院子旁邊的豬圈裡,經常會養著三、四頭豬,從豬仔買進門,養牠們長大,變成了外婆和妹妹的責任,我只是主要的幫手。不說別的,當時燒豬食所需要的柴火對我們來說是很貴的,山上「免費」的菅草便是我們收集的資源。

因此每個星期天或寒暑假,我和妹妹結伴,不論冬天、夏天,總是要穿上長袖衣褲,打起綁腿、套上手套、披上圍頭巾、繫上腰帶、插上鐮刀上山割菅草。知道割「菅草」是什麼滋味嗎?鄉下人有一個謎語說:「一支刀仔雙邊利(閩南語)、會切肉、不會切菜」就是那個意思。

沒有經過人工開墾的山,很自然,菅草漫無層次的到處都是。只因砍它的人多,所以每次上山之前,就要在山下先觀察,哪一個地區已經長得濃密了,它就是可以砍伐的地方,再估計它的高度,然後「有路循路,沒路開路」的上山。有時,在山下看不到山面上有可以砍伐的「成叢」菅草,我們也得入山探尋,因為那一天的目的,是不能不完成的。找到菅草密度較大的區域,我們會先找幾棵長得夠高的月桃,砍下、撕開它的莖,接得夠粗、夠長,因為這就是等一下我們要捆菅草的繩子了。準備好繩子,我們開始在菅草叢邊,找一處可以落腳、可以擺好身體、可以左手拐著草叢、右手下刀的空間,用力將鐮刀從根部砍下。通常砍個三至四刀,一叢十幾株長在一起的菅草,就全部被砍斷,靠近根部的地方也幾乎斷得整整齊齊,容易讓我們整理。運氣好,只要四、五叢的收穫,我們就可以有一包菅草扛回家了。

那時,因為我個子不高,菅草又很重、很長,因此學會了用省力的方法,半扛半拖的姿勢,把菅草運下山來。帶回家的菅草,並不是馬上就能燒火,還需要靠做成「草絪」,也就是趁菅草還新鮮、有水分、容易砍截時,將莖的部分用刀截成約30 公分長,將葉子跟著捆繞在一起綁好,放在院子裡曬乾,才能放在灶中當柴火燒。

終日忙碌在生活、讀書、工作中,渡過了恁多寒暑,回味著砍菅草、纏草絪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我們全身雖然都有裝備,菅草可不留情,它們還是會在我們身上找空隙,留下它們反擊的記號。我們從沒有時間,偷閒去欣賞過它在風中飄逸的身影,更等不及它開花,認識它、欣賞它婀娜的英姿。現在想想,也許那個時代,我們曾失去過欣賞大自然的閒緻,不過我們真的認識、知道什麼是菅草,因為我們曾與它融入在彼此的生命當中。

文/洪木利 2006.07

補遺:此地似乎舊地名為「阿文坑」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