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基隆水利組合

本市不少小地名留有以往埤圳陂的農業痕跡,是可以嘗試整理一番^^

至少我這一代還親眼見過,還曾經在埤塘裡游泳摸蜆過^^

以下出自基隆市志農林篇P362

本市埤圳之形成,可大別爲二:一為引導溪澗流水,一爲設埤貯積雨水。前者如頂大圳與拔西猴圳,後者如七堵圳。

頂大圳之圳頭在瑪東里東勢下股地方,就瑪陵溪建築攔水,引水入圳。
拔西猴圳之圳頭在草濫里後旦旦地方,就草濫溪建築攔水壩,引水入圳。
七堵圳之圳頭在七東里(長興里),就天然窪地,加築土堤而成蓄水池,貯積雨水,以供農作物生長時期灌漑之用。(現今的長興里活動中心、公園,稱「七堵大陂」)

本省通稱蓄水池曰埤,圳頭亦稱埤頭。

台北州成渠水利組合的棚田

↑日本時代 台北州成渠水利組合的棚田。出自 臺灣の水利 主要出版者: 臺灣水利協會 創作者: 森恒次郎編輯 出版日期: 昭和6- [1931- ]

本市係一山區,缺乏廣大平坦之耕地,所有農田水利工程均屬水型,圳路既極短促,而灌漑之面積亦極狹小,但我辛勤偉大之農民,適應地勢,以團體或私人之方式興建之大小埤圳,計有157圳,縱橫分佈於全境,爲數不可說不多,但其灌溉面積最大者僅有四、五十甲,最小者不及四丶五甲,兼以缺乏巨量蓄水池壩,如逢久旱,埤圳將有乾涸之患,農田給水乃更有不足之虞。

日治時期,就舊七堵庄管轄內之三圳,分别成立頂大圳水利組合,拔西猴圳水利組合,及七堵圳水利組合,採用團體經營方式,再輔以官方之指導與積極協助之力量,在管理與修補方面均較為週到,經由該圳等所灌溉之水田,其征收水租之水田等級,均列入一級。

各該組合均係由各該圳有關之農民組合而成,組合範圍很小,力量單薄,又同一地區內組合數目既多,相互間易起爭端,民國30年(昭和16年)將舊臺北州基隆郡(七堵庄包括在內,與舊基隆市合併劃定為一水利區,將該水利區內7個水利組合合併為一個合組,名曰「基隆水利組合」,統籌計畫全區內水利興革事宜。

水利團體

 

戰後,水利組合仍保持原有組織,更名為「基隆農田水利協會」,旋即改稱「基隆水利委員會」。

本市境內計有三條圳,由基隆水利委員會直接經營,其長度相互不等,其灌溉面積各僅有數十甲,頂大圳流長3800公尺,灌溉面積約有45甲,拔西猴圳流長800公尺,灌溉面積約有31甲。七堵圳流長500公尺,灌溉面積約有47甲。

其圳路長度百公尺內之灌溉面積、頂大圳最低,拔西猴圳較高,爲3.88甲,七堵圳最高,爲9.4甲,三圳合共流長5100公尺,灌漑面積122甲,平均流長百公尺內灌溉面積爲2.4甲,其灌溉面積與全省各圳相較,亦算最低。

大南澳原住民移住地灌溉水路

↑日本時代 台北州蘇澳郡大南澳原住民移住地灌溉水路
出自 臺灣の水利 主要出版者: 臺灣水利協會 創作者: 森恒次郎編輯 出版日期: 昭和6- [1931- ]

本市水田面積計有855.41公頃,折合881.94甲,基隆水利委員會經營之埤圳灌溉面積僅有122甲,其餘尚有759.94甲,有賴私設埤圳灌溉,或其他灌溉方法,如抽水機引取河水以灌溉之,或者缺乏灌溉設施而成爲看天性質之水田,本市境內私設埤圳之長度與灌溉面積稱差極大,數目又極繁多,無法一一加以說明,僅就吾人所知者,附表於後,以供參考。

埤圳分布圖

↑基隆市埤圳灌溉區域圖

另就六堵頂圳、下圳做一整理…

清代五堵地區漢人的拓墾以閩南安溪余姓為大姓,根據余氏族譜記載:該系十八世至莫公,於乾隆年間入墾峰仔峙社所屬五堵南庄為入台始祖。1817年(清嘉慶22年)安溪余氏族人更進一步入墾六堵,分為頂余,下余二群落。又余氏族人為了解決農業灌溉問題,乃開鑿兩條水圳,即頂圳和下圳。〈洪連成, 1993)

頂圳偏外,由草濫溪引導水源,進入六堵時,沿六堵山腳由北邊向南流;頂圳於1834年(清道光14年)完成,全長4.5公里。

下圳則偏南,較近山區,集南邊白匏湖、大小坑一帶淡水,灌溉六堵平原的南部,灌溉區較頂圳小,全長約2.5公里。

 

↑附近有一個「下圳福德宮」

 

基隆市有待興修之埤圳(1953)~

頂大圳、七堵大埤、五堵南大埤、六堵下圳、堵北石門埤、碇內埤、東勢坑圳(暖暖外西勢)、小梘埤(連柑宅)(「梘」(kián),跨越溪流之木梘)、釣魚坑及三層崎圳(大武崙)、大竿林小圳

待修埤圳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