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66:本市No.1藝文殿堂-基隆公會堂

66:本市No.1藝文殿堂-基隆公會堂

公會堂是日治時期全臺各城鎮皆設立的設施,其源自於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為了積極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推行地方改良運動,其中獎勵設置公會堂,以貫徹公民教育的施行。公會堂作為殖民者統馭殖民地的教化設施,同時也是臺灣近代化傳播的重要場所。臺灣各公會堂所建立的目標雖然大同小異,但是在建立的過程、以及對地方的影響性卻各有不同。

基隆在日治時期為日本與臺灣間的主要交通港口,不僅是日人最早掌控的地區,在經歷五次的築港建設,更讓基隆從傳統的漁港,一躍成為臺灣最重要的國際港口。1907 年開始實施基隆市區改正計畫,建設市區街廓、筆直道路、下水道設施等,將基隆改造為具有近代化設施規模的都市。在商業貿易的帶動下,基隆也成為日人移往臺灣的主要城市,日人約佔基隆人口的 1/4,為僅次於臺北市外,日人人口比例最多的都市。這些日人多為來往日臺間從事商業貿易的商人,或是在港務局、地方行政官衙任職的官吏。這些在基日人,也成為將日本維新近代化的新文化帶進基隆的重要角色,如 1909 年由在基日人石坂莊作設立臺灣第一間開放式圖書館。

1901 年初,日人擇定義重橋的山丘上建築公會堂(現今中正公園信二路入口附近),有石造本館四十坪,木造附館十三坪,屬於日人的活動區域,可眺望基隆內港,景色絕佳,也是臺灣首座的公會堂。1902 年 9 月公會堂建築大致完成,翌年選擇在日人紀元節(日本建國紀念日,陽曆 1 月 29 日)舉行基隆公會堂開幕儀式。

↑ 圖片來源:http://www.taipics.com

公會堂內所舉辦的活動,多是屬日人的慈善音樂會、或是日人佛教的佈道活動,以及高級長官來訪的宴會場地。但基隆多雨潮濕,素有雨港之稱,公會堂才落成五年,即有修繕的聲音出現。當時公會堂被形容「不時降雨滲漏,且屋材多朽,幾如危險家屋」,因此當地人士開始有修繕之議。

↑基隆俱樂部?基隆公會堂

1913 年公會堂歸為基隆公益社管理後,至 1914 年初,基隆支廳長召集基隆各官衙會社銀行等團體代表,以及市街重要人士,協議應該改建公會堂,便積極的開始公會堂的新建工程,地點屬意於義重橋的舊要塞司令官舍土地(清代「塘汛」所在)。此地為一小丘,臨海可眺望基隆港,又位於大基隆與小基隆之間重要聯絡道的日新橋畔。為了向軍方申請此塊土地的借用,公益社並呈上一份借用理由書,希望軍方能免費借出土地。理由書有二點:一以當時大正天皇結婚紀念為由,希望為了再次紀念大正天皇正式即位,希望軍方借出此地點絕佳的土地;二以基隆是「本島之咽喉」,港務市街迅速發展,公共設備急需建設,其中公會堂可成為基隆官民、遊客、船員等公共的集會地點,尤為重要。獲得軍方許可免費借出後,新公會堂於 1915 年開始動工,工程費用共一萬三千二百四十圓,其龐大費用是由基隆公益社向地方人士與財團會社募款而來。同年 11 月落成(圖片請點我),於新公會堂內舉行盛大的落成典禮。此時期基隆港的第二次築港計畫(1906-1912)剛完成,海岸線填平工整,新公會堂與 1911年落成的基隆郵便局相對,成為基隆港畔的新地標。

↑基隆公會堂??日新橋?隔??基隆郵便局?望?

改建後的公會堂有九十九坪,可容納四百人,供市民大型集會及活動使用,一旁並建有基隆俱樂部(原為基隆要塞司令官官邸),作為公益社、商工會所的小型集會用。

1945 年,公會堂因戰事遭空炸毀損,擴建計劃也隨著瓦礫堆灰飛煙滅。戰後公會堂的原址曾於 1951 年改建為中正堂,作為基隆市大規模慶典活動場地。1977 年因十二項建設中推行每縣市設立文化中心之政策,市政府拆除中正堂與鄰近的婦聯會、勞工之家,於 1985 年改建落成為佔地一千二百四十二坪、共十一層樓的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作為市府與市民舉辦藝文活動的綜合館。昔日市民所引頸期盼的多功能大型公會堂,隔了四十年後終於盼到。日治時期的公會堂建築不復在,然而在此地曾有過的文化軌跡,卻以另一種面貌承續下來。

參考資料來源:日治時期基隆公會堂之研究──兼論基隆地方社會的發展 / 陳凱雯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