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本市No.1國家一級古蹟-二沙灣砲台
↑圖片來自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
基隆二沙灣砲臺,又名海門天險,位置在基隆市中正路大沙灣民族英雄墓對面山上,於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經內政部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現存的二沙灣砲臺是中法戰爭後,劉銘傳為了強化海防,於光緒十二年(1886)開始興建的。
***
按:「基隆大事記,P8」記載,1876年故築基隆炮台為新式炮台。
按:「基隆大事記,P9」記載,1880.7 基隆炮台配架克魯伯大砲5尊。
按:「基隆大事記,P9」記載,1883.10 重修淡水、基隆炮台。(以上位置是在海邊,清法戰爭前夕,法軍稱為「新砲台」)
按:「基隆大事記,P11」記載,1887.12.1 德人技師修基隆炮台,偕仿西式。
↑ 1888年 日人陸軍步兵中尉小澤德中繪製「基隆港市街及兵備圖」,其中註明「新炮台明治9年(1876)或明治廿年(1887)6月築造中」
上述地圖顯示…
1.若海門天險所在的炮台在1876年即已開始修建,這是錯誤的。1876年炮台的位置還是在海邊。若是1887年之後修築新式砲台,則符合現況。
基隆(舊稱雞籠)的地勢險要,一直是臺灣的海防要地,早在十七世紀時,西班牙人即曾在社寮島(今和平島)建立砲臺。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人覬覦臺灣,當時的閩浙總督鄧廷楨命臺灣總兵達洪阿、臺灣兵備道姚瑩兩人嚴守臺灣南北口岸。因此道光廿年(1840)在雞籠的二沙灣與三沙灣各建立八座砲墩,次年又將二沙灣的某一座砲墩改建為砲臺(今孤拔濱,其實際位置就是大沙灣)。姚瑩這兩處的砲臺與砲墩在道光廿一年(1841)八月英船納布達號進犯雞籠時發揮功效,擊毀英船桅杆,迫使其駛出海口,最後觸礁沈沒,英國人佔領臺灣的企圖因此不能得逞。雞籠是中英鴉片戰爭中唯一獲勝的戰場,這座立功的砲台,採用三合土建構,三合土的原料是糯米、砂糖、生石灰,當時戲稱為麻糬城,其實三合土在當時是很堅固的建材。
但是,姚瑩所建的二沙灣砲臺並非今日的海門天險,而是位於山腳下大沙灣海灘的濱海處,因此只能說是現今二沙灣砲臺的前身。鴉片戰爭結束後,雞籠的防務日漸鬆懈,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再度重視臺灣的海防,因此於雞籠的大沙灣海濱興建砲臺。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期間,這座砲臺發揮了很大的功效,但最後還是被法軍擊毀。
清法戰爭結束之後,劉銘傳鑑於海防的重要,因此積極籌款在全臺各地建立砲臺十座,其中雞籠佔有兩座,一在社寮島,一在二沙灣。劉銘傳記取大沙灣砲臺位在海濱易被擊毀的教訓,因此將二沙灣砲臺的位置選在山上,並且由德國人鮑恩士擔任監工,於光緒十二年(1886)開始興建,完成的時間雖沒有確切的記載可循,但應該是在光緒廿一年(1895)之前。
清軍的防衛據點散佈在今基隆市中正路的大沙灣、二沙灣、三沙灣一帶,有砲墩16座,大砲10尊,構成「海門天險」,我想這也是現今留存匾額的題字原因吧?
日治時期,此座砲臺被劃入軍事要塞區,太平洋戰爭期間曾遭美軍轟炸,造成一些破壞。臺灣光復之後,砲臺仍歸軍方管轄,但因年久失修,逐漸荒廢,並且為人所淡忘。直到民國64年這座砲臺才重新被發現,並且於民國68年進行整修。現存的二沙灣砲台位於山丘之上,下陡斜坡,地勢十分險要。
格局基本上保留了民國68年整修後的規模,係由國人(清領時期)設計建造,共設置大小砲墩八座,目前其尚存之重要據點有:
1. 營門:在二沙灣之主入口營門上嵌有「海門天險」四字,用以壯大軍威。
2. 營盤:內部兵舍已毀,僅存外圍營牆,營牆採人字法疊砌,並以順丁交砌收頭,作法簡潔有力。
3. 東砲臺區及北砲臺區:二者座落居高臨下互為犄角,控制基隆港之進出,可收夾擊之效。其中的牆垣、兵房、彈藥庫都用當地出產的砂岩砌成,砲基則用西洋的鐵水泥築成。
這座昔日的海防關塞砲台,如今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城門側面設石階道可登門頂,由此眺望港口景象,視野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