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蝙蝠山(逸仙山風景區)
今天趁著下午空檔,帶著保姆夫妻及小黑熊們去拜訪位於雙溪的蝙蝠山。蝙蝠山山形有如蝙蝠展翅,雄壯無比,乃以得名。該山為雙溪近郊第一高山,與雙溪國民小學隔河相對,因山上建有國父銅像,所以也有另一個很八股的名稱:「逸仙山」。山巔白雲悠悠,常見鳶鳥乘風翱翔,山中茂林修竹,野花遍地,好一幅美麗景觀,尤其登臨山頂,遠眺四方,山下景色一覽無遺,真是令人心曠神怡。此山名氣雖不高,但展望十分良好。
這次先走102縣道,再接北37(侯牡公路)然後接回102縣道。這條路不像106縣道那般,汽車、重機車穿梭不止,那條路上,有些大哥、狂風少年都喜歡把公路當成自己家一樣橫行,炫耀車技,所以假日經過要注意這些車隊喔。
這次是為了今年新春願望之故,所以著手計畫成行的。整個東北角存在很多產業道路或是埋沒在山上的舊步道。我很喜歡漫步山野、喜歡享受漫遊過程的人。其實去年8月以來,我就經常騎著機車在此地探勘,享受冒險的過程,但是並沒有刻意紀錄,只用雙眼觀看。近日著迷於古道的書籍,對鄉野小徑所充滿的人文自然風味深深喜愛,因為那是先民揮汗拓墾的遺跡阿~~所以今年開始,也要效法前輩,作一些個人觀察記錄,來跟各位伙伴分享。
蝙蝠山的山口,就在102公路邊的「明天宮」的後面。「明天宮」的前方就是鐵路高架橋,東幹線鐵路由前方橫過,「逸仙山風景區」高大的牌樓,就在鐵路橋樑旁,以前,坐火車只要一出雙溪站,往窗外看,就可以看到這個牌樓。現在橋樑已經安裝了隔音牆,從火車上已經看不到底下的逸仙山風景區牌樓了。
明天宮奉祀關公,香火鼎盛,穿過廟前廣場,朝後方菜園走去,就可以看到登山步道了。
為何稱呼「蝙蝠山」?這可從廟前廣前可以一窺究竟,以下2張就麻煩各位想像一下,把他接起來想像喔!站遠一點選擇無遮蔽物的地方,例如雙溪國小前,各位就可以清楚知道為何叫 「蝙蝠山」。
因為它展翅欲飛的「日婆」形狀,由這個角度看,就能明瞭。(蝙蝠→密婆、夜婆、日婆、暗婆),此廟的風水很棒。
火車停靠雙溪站的時候,就可以看見位於蝙蝠山山頂的觀景亭。細心的人可以看見某座佛站在那裡 (我家2頭小黑熊,看到站立的塑像,都稱為「佛」,看來佛緣很深,我也沒解釋,跟佛親近也好)
登山步道在廟旁分為左方、與前方兩條。左邊,經過柚子樹(已遭剪枝,高度剩約1M)跟檳榔樹的這條階梯,會先通過觀海亭到達山頂。而前方,通過不銹鋼護欄小橋後,左轉上山,是經過逸仙亭到山頂。總之,蝙蝠山是環狀登山步道,兩邊都可以上山頂。我們走前方的步道上山。
走完之後,建議還是先走左方這條路比較有點平緩,「有點」意思是2條路線都很陡峭,一直爬階梯對老人、小孩很累。左方這一條樹蔭較密,清苔較多,下坡就比較驚險(會滑倒拉),適合上登。
整條路蓊蓊鬱鬱,非常漂亮的綠,馬櫻丹開滿整條步道,讚拉
這是中途的「逸仙亭」,我們先擦汗,休息一下,這種天氣,山頭風很大,不注意就會感冒喔!
從逸仙亭瞭望下方的雙溪車站,看其島狀的月台,前方廟宇是大觀寺,樹枝下方是南天宮,左方密佈著先人墳墓區
山頂上大約可容納百多人,還有一座三層高的中山瞭望台,瞭望台最高處矗立著一尊塑像,基座的牆上則刻上「禮運大同篇」,那尊塑像站在這個跟他毫無淵源的山村,又遙望不到他的祖國(面對南方),若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可以想像,十多年前可能每年11月中旬,鄉公所或民間團體都會舉辦登山活動,數百鄉民扶老攜幼上登逸仙山,在山頂上興奮的高呼口號,然後再魚貫下山,來回只要兩個小時而已,這種事現在想起來只覺得有趣,卻很熟悉。
蝙蝠山,標高 252M,日本時代所立的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在廣場中凸起的水泥柱上。當年沒有因為觀景台的興建而被鏟除掉,感覺滿幸運的。許多基石常因為建設工程而消失。
太山登山隊的指示牌上說:「蝙蝠山(逸仙山),圖根點H252M」。
這山頂展望極佳,360度的視野,春秋兩季,找一溫煦暖陽的好日子前來,吹著山風,曬曬腹笥,讚拉~
南面是國父所面對的方向,一片蓊鬱山頭,彷彿綠色大海,選擇這個方向倒是令我納悶,不知其解? (補5)圖片遠方最右邊的尖峰就是苕谷坑山。
東方則是貢寮、福隆方向,海邊也隱然可見
北面朝燦光寮山的那一面,寫著逸仙山風景區的起源。
碑上文字大致意思是說:
這座山的山勢像蝙蝠振翅而飛,所以叫「蝙蝠山」。而為了紀念國父的豐功偉業,在其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在山頂建了這一座瞭望台,並將山下公路易名為中山路(舊名丁子蘭坑路)、山名易名為逸仙山。
上面也提到,雙溪地勢險要,附近的苕谷坑當年還是抵抗日軍的重要據點之一。不知道是否還有遺跡可循?
原來,這就是「逸仙山風景區」的由來。不過我發現地圖上仍然是標示「蝙蝠山」,在某些版本的地圖上稱為「枕溪山」,好像從沒有出現過逸仙山版本的地圖。
北面可以看到鐵道在山腳下轉彎,穿過隧道進入雙溪站,在遠方的燦光寮山的烘托下,鐵道、高山與小鎮,充滿了日本鐵道風味。
草山、牡丹山、燦光寮山,屏障在雙溪小城的背後。
從瞭望台上可以看出,雙溪居民住在河谷平原上,因為取水較方便,祖先的墳墓則位居較高的台地,不怕淹水,這是先民睿智的風水觀,倒也蠻符合現代都市計劃觀點。
只是好山好水被墳墓、廟宇佔據,這不知有何影響?(近幾年這一帶冒出很多廟宇,且原本古廟也伺機改建,如南天宮)
西面則是2丙省道,可以通往坪林、十分(接106縣道)。這就是之前的「雙柑公路」(現在因平雙隧道開通,所以稱為平雙公路),但這是一條設計上讓人感覺很奇特的道路,由於它是跟以前「北38」鄉道重合,所以路線忽寬、忽窄。從平雙隧道到雙溪,路幅突然縮減成鄉間小路的模樣,過了社區,又恢復成四線大道,而進入雙溪前四線道就斷了頭,接回以前的北38。我想這是經費問題(預算不足、土地徵收、工程包商、設計有誤…),這在全台各地屢見不鮮,所以目前是分段拓寬,經過時大家要小心喔 ,假以時日應該會全線四線道通車的。
觀海亭,這裡海拔大約是 175公尺,不過,這裡是沒有辦法觀海的,墊高腳尖勉強可以遙望福隆地區的海邊。
下山時,著實危險,最舒服的莫過於小黑熊,一路背著上下山,偶爾下來走走,不過這路實在太陡,大人也會軟腳何況小孩。
與保姆夫妻討論起了這個「風景區」?
有階梯、有步道、有廁所、有觀景台、有路燈、有石椅,從種種的硬體建設規模看來,這座所謂的「風景區」在完工之初,是相當標準與豪華的。
鋪路造橋實是功德一件,這麼陡峭的小山如果沒有水泥石階,單靠繩索與石塊,恐怕無法讓人順利登頂,步道也無法通過大自然的無情打擊,維持長久。
但是使用效率、建設內容、為何而建呢?哈~~大家彼此都有答案,這種工程早就充斥在我們四周
回程順路去參觀雙溪國小旁由馬偕醫師所設立的長老教會,裡面有一個1954年重建所立的石碑(補6),接著去市場吃碗薑汁豆花,結束今天的行程^^
補充:
1.夏季這水泥階梯可能會比較好走,但春冬因路面潮濕佈滿青苔,建議一定要穿抓地力強的登山鞋,一步一腳印喔,因為小弟滑倒好幾次喔
2.市場邊的豆花攤(農會對面,僅此一家,手工製作)推薦必吃喔
3.下面地圖引自「中華山岳藍天隊–藍天圖集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苕谷坑山」的相關位置,也可瞭解一下當年抗日義軍為何選中此處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D1%B9%CF%B6%B0
4.苕谷坑的地名的由來,可能跟這裡往昔滿山滿谷盛開的蘆葦花有關。此地有一瀑布,自崖上垂下白練,恍如銀河倒掛,因而被選為雙溪八景之一的 “苕谷觀瀑”。
5.古代天子、諸侯都南面聽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稱王。這解釋蠻合理的,提供給大家參考
6.以下是雙溪國小學生許博凱、張煜林於民國92年11月1日(星期六)拜訪雙溪教堂,對<楊一峰傳教士>所做的訪談記錄。
許博凱說:[請問是誰建立雙溪教堂?]
傳教說:[是以前馬偕神父在傳教時建的。最早為加拿大藉神父馬偕前往宜蘭,中途佈道行醫及住宿之地,也是台灣地區早期成立的教會,極具歷史意義。每當他前往宜蘭傳教時,總選擇淡水→艋舺(今萬華)→雞籠(基隆)→三貂嶺→頂雙溪(今雙溪)→頭城這條線,從基隆到雙溪要步行一天,旅客必須在雙溪過夜,也就是雙溪鄉成了交通中繼站的角色.據說馬偕總是自備寢具,投宿於[販仔間],但是這種旅店衛生差,他深為跳蚤所苦,於是買了一塊一百尺見方的地,蓋了一間早房以供來往居住,這就是雙溪禮拜堂的前身。]
葉姿伶:[那雙溪教堂的宗旨是甚麼?]
傳教:[當然把基督教傳進雙溪也是雙溪教堂成立的宗旨。]
賴敬曜:[雙溪教堂是西元幾年建立的?]
傳教:[雙溪教堂創建於清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第一所教堂在一八八七年三月完工,乃石牆茅草頂建築。今日之禮拜堂乃在<卓開日牧師>時期,經信徒同心協力、搬運砂石重建之鋼筋水泥聖殿,一九五四年完工。教會首批受洗者只有成人及小兒各兩名,時一八八八年七月。]
周可雲:[雙溪教堂對雙溪有甚麼影響?]
傳教:[把基督教傳到雙溪。在一九六0年代,信徒在牧者積極傳揚下頗有進展,曾一度座無虛席並還聘副牧師協助聖工。然因社會變遷,信徒遷移他鄉,人數大量減少,加上<老卓牧師退修>後,繼任傳教師註堂年限不長,至今教會之軟體及硬體仍維現狀。]
7.這一段時間 對故鄉 對這塊土地的情感 很濃
阿嬤的過世 加上 迷上古道探勘的紀錄
所以 我想藉由實地走走 用腳去感受
記錄一下這塊土地的點點滴滴
不然 這世界變化太快了
快讓人不認識了
到處都有工程 山頭在變色 不紀錄一下 就會忘了原本山海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