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肥料株式會社
在田寮河尾端南畔之空間地域,深入月眉山麓,原隸屬田寮町之一部,日治時代因緊鄰礦場,所以無人居住,就成為1920年臺灣肥料株式會社的建廠基地。而田寮河運河於1929年(昭和四年)、1931年(昭和六年)延築,其目的就是為此。日人在「農業臺灣」口號之下,竭力提倡使用肥料,以補地力之不足,故台灣民眾已養成用化肥取代人畜排泄物之堆肥方式。
日人在台灣共興建了五所肥料工廠(分隷屬三家株式會社):
(一)「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工廠」以製造過磷酸鈣為主,開工於民國9年,此為台灣最早的化學肥料工業,設於田寮港。
(二)「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基隆工廠」以製造氰氮化鈣為主,開工於民國25年,設於外木山。
按:「基隆市大事記,p47」記載,1935.12.2 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基隆工廠開工,同時舉行鍋爐舉火典禮。
(三)「台灣電化株式會社羅東分工廠」乃生產製造肥料原料的工廠,以電石為主,間亦製造矽鐵,開工於民國26年。
(四)「台灣肥料株式會社高雄工廠」亦以生產過磷酸鈣為主產品,開工於民國28 年。
(五)「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新竹工廠」係於民國30年開始籌建,但因受戰爭的影響,直迄台灣光復時,建廠工程猶未完成,尚不能生產肥料。
戰後,民國35年5月,台灣省政府與資源委員會合組「台灣肥料公司」,並將「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基隆工場」改稱台灣肥料公司第一廠;「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工場」改稱台灣肥料公司第二廠,並接管以上工廠,以專責經營台灣的肥料工業。
而臺灣肥料株式會社,當地人將它稱作「鳥糞會社」,會社為了運送其所需要之原料及本身生產之產品,而選擇在會社前面之田寮河上游處開闢船澳,以作為行駛於田寮河面上之小型駁船裝卸原料及產品的臨時碼頭。民國60年代起,由於本區人口增加許多,而二廠設備老舊,生產肥料時產生的空氣污染迭遭抗議,最後在民國72年併入一廠,結束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