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了卯澳地名的4種說法,再到實際現場踏查,看看地圖,我不太認同這4種說法。
回家之後想了半天,今天心靈福至、靈光一閃,我認為此地名,就是台語「咪咪冒冒」的「冒冒」意思,經查《閩南語辭典》的正寫是「糜糜卯卯」^^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此地明顯就是一個「凹陷」地形,這在東北角有不少具有此特色的峽彎,但為何別的地方沒有此地名,這就需要進一步解釋。
基本上此地是偏遠海濱,可供耕作的農地可說是沒有,跟南雅聚落類似,猜測早期平埔族人口不多,除非具有某項特色才會有較「特色」的名字予以命名,若此地社口夠大,應該會記錄其社名。此地以「冒落去」(台)來形容也是傳神。
…台語的生命力是生猛又傳神,有時血脈賁張,有時聳擱有力。形容東西,國語要講上一串,台語只需數字。台語向泥底扎根的生命力,讓我驚嘆。如比喻天氣很冷,國語「冰天雪地」、「凍到不行」,都敗給台語「lin-gi-gi」。車子撞得不成形,國語「凹凹凸凸」雖有象形之助,還是遜台語「咪咪冒冒」一籌,後者光用聽,就能想像那副模樣。 (許佑生)
***
卯澳地名有4種說法:
1.由海上的船,觀看這個灣澳,其左為萊萊山,右為荖蘭山,中間是凹入灣澳,形似卯字,故名卯澳。
2.此地地勢外為大海,並有萊萊、荖蘭兩方山峰,形若兔耳,內有小溪三道匯集於此,登高俯視地形,如同「卯字」,故取卯澳。
3.位於「卯里尖」之下(卯里尖即荖蘭山)的灣澳,故稱卯澳。
4.平埔族的翻譯音,「卯澳」為平埔族人捕魚的船。
地名解釋:
1.清嘉慶年間,吳文芳至此地開墾,是台海對渡五虎門放準的陸標(荖蘭山),且為蘭陽地區船運來往基隆,候風轉駛(航向改變)的停靠站,其社會生產以自給自足的村落為基礎。民國61年建港,漁船大部份在5噸以下,作業範圍在沿海10浬以內。漁獲主要為輸日之吻阿魚、飛魚卵等。
2.地質屬澳底層中的枋腳段和媽岡層段及來自兩地層的沖積物構成之沖積層,為台灣雪山山脈亞變質區的起點,岩石以砂岩及硬頁岩為主。
3.地形上為一灣澳,有完整的海蝕平台,沿潮間帶有具景觀性、教育性、學術性、經濟性之藻類生長。
4.自萊萊山和隆隆山流下的巷內坑溪和荖蘭山流下的坑內溪和榕樹溪,為聚落內重要之自然景觀。
5.卯澳灣口因朝北北東方向,在冬天,東北角季風幾乎直吹之下,雨量多、濕度大,並且相當寒冷,雨日超過200天,雨量估計達3000公厘以上。
聚落簡述:
鐵路未通之前,卯澳的漁民563人,僅次於澳底,約莫有一百戶居住於此,有卯澳船塢,居民多乘船出海捕魚,目前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而留下老幼於此,雖仍有捕魚情形,但已不為居民謀生的主業了。
***
卯澳漁村「提籃觀音」 守護漁民一世紀
2016-10-07 觀天下 記者陳郁薇/貢寮報導
原來觀音也有提著籃子的!貢寮卯澳漁村聚落,其信仰中心利洋宮,裡頭一尊「提籃觀音」,觀音手提裝著魚的魚籃,守護卯澳漁村超過一世紀,也成為默默支持漁民的力量。
位於東北角的卯澳地區,是典型的漁村聚落,地方信仰中心利洋宮一尊「提籃觀音」,庇護著卯澳漁民超過百年,而提籃觀音的事蹟也廣為居民津津樂道。
卯澳漁村有百年石頭厝,還有舢舨船,當地居民以漁業為生,而漁村裡的利洋宮,去年又完成整修,外觀富麗堂皇,對於信仰中心的整修,地方可是馬虎不得。
福連里長吳文益說,魚籃裡裝的是迦納魚,符合當地民情的神明像,深受漁民敬仰,身形只有約30公分高的提籃觀音,和其他在利洋宮內的神像略顯嬌小,利洋宮殿內有數尊觀音分身神像,供居民請回家安厝祈願,每逢特殊慶典也會親自出巡。
***
貢寮卯澳漁村添法國風 海堤彩繪潛水人躍上岸
2016-09-19 18:39 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長長的貢寮卯澳漁村海堤上,近來多了活潑可愛的彩繪,熱鬧的海洋市集、捕撈漁獲的漁民、騎腳踏車和浮潛的遊客們全躍上牆,且毫無違和感!這些插畫出自駐村的留法插畫家何學儀及法國漫畫家班傑明之手,兩人將數月來對漁村的觀察做成壁畫,成為獨特的卯澳法國風創作。
何學儀和班傑明畢業於法國皮佛(PIVAUT)藝術學院,兩人之前曾經來到卯澳漁村遊玩,今年4月底再度重遊,認為這裡特殊的漁村風光讓他們非常嚮往,決定長駐,在新北市農業局協助下,兩人除了進行漫畫、插畫、桌遊等等創作以外,也在福連國小擔任義工指導學生畫畫。
在居民的支持下,卯澳廣場旁的空白牆面和長長的卯澳海堤,延伸成為兩位藝術家的畫布,儘管卯澳漁村內有著古早味石頭厝和在地漁船,但畫作和當地風情卻融合得當,不顯突兀,一如異鄉人融入卯澳漁村。
雖然兩人對漁村來說是新面孔,但他們常漫步在卯澳漁村的海堤旁,或在卯澳驛站裡為大家泡咖啡,很快就融入社區;當地的耆老和藝術家潘王村先生時常與他們分享漁村生活點滴。
到卯澳漁村的遊客透過壁畫,就能了解漁村生活,另外他們也為卯澳灣繪製了專屬的明信片作品,希望帶給漁村跟遊客更多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