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基隆行政中心的位置變遷

基隆行政中心的位置變遷


↑圖中間小屋後方即為清代通判署


基隆市政府原址為清代通判署(衙門)所在。

日治時期,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在台北縣下設基隆支廳,廳舍設於仔寮安一路(點我看圖),明治三十年(1897年)改為基隆辦務署,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獨立為基隆廳,明治四十三年 (1909年)改為基隆支廳,隸台北廳,大正九年(1920年)設基隆郡,大正十三年(1924年)12月25日由街升格為市,後因不敷使用,於1930年改建,改建的期間基隆市役所遷至旭町一丁目(今孝一路)辦公。

廳舍位置變遷:

通判署(義一路1號)→台北縣基隆支廳(1895,罾仔寮安一路)→基隆辦務署(1897)→基隆廳(1901)→台北廳基隆支廳(1909,義重橋73番地,位於今日之信二路立體停車場)→臺北州基隆郡(1920)→臺北州基隆市(1924,基隆街升格)→基隆市(1930,旭町一丁目)→基隆市(1932,日新町一丁目1-1番地,義一路1號

 

↑  圖4-5基隆廳全景
福澤商會發行,約1910年代印行。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後,先在基隆開設民政局,後旋改爲臺北縣基隆支廳,官署設置於基隆街罾子寮。翌年改爲臺北縣基隆辨務署。
1901年代爲基隆廳,下轄四支廳,1905年管轄範圍包括金山、基隆、三貂嶺、石碇,以及文山堡之大坪庄、島山庄、溪尾庄、料角庄、基隆嶼、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
1908年基隆廳在義重橋73番地完成新廳舍,即本圖所拍攝之建築。1909年廢廳後改爲臺北州基隆支廳

 

按:「基隆大事記,P20」記載,1908.3.20  新建基隆廳舍於義重橋附近。

市役所位置,朝日橋畔,照片提供http://www.taipics.com/

市役所在孝一路時,當時蚵殼港(今西定河)與石硬港(今南榮河)合流,向東北建人工運河即旭川運河,在今孝一路與愛一路之間未加蓋,一直流入基隆港。

↑大正15年的地圖

 ↑ 義重橋73番地,位於今日之信二路立體停車場

↑ 基隆市街圖1935年南天書局

現今模樣是由基隆市役所規劃設計(1930年7月25日開工,1932年3月23日落成),1966年蘇德良市長時代再增建四樓一層,作為市民禮堂之用,而整體外貌仍維持原有樣式,市府辦公室重新裝潢的時候,據工程人員小心翼翼打掉牆壁,發現內部埋了很多鋼筋,而數十年的鋼筋竟無一生鏽,建物之紮實可見。1969年更將背後附建木造房舍拆除,改建六層新式辦公大樓,1971年8月完工。


↑為慶賀1932年基隆市役所新廳舍落成,基隆市內各小公學校學生舉(日本)國旗遊行。
資料來源: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_id=0005757801

 

 

1960年代的台灣省基隆市志對基隆市役所的位置有所描述

…今基隆市政府所在地於日本時代的廳治時期即為基隆區長役場
1920年設置台北州基隆郡基隆街以後作為街役場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市,街役場亦改為市役所,位置不變。1930年以舊有廳舍狹隘不敷所需而改建,1932年完成。

再根據基隆市政府1994年發行之「基隆市機關志」初稿中的相關記載,其實該段記載是對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省基隆市志相關內容增修而成…

…現在基隆市政府所在的義一路一號在清領時期為通判署之所在
1918年改為基隆區役場暨同風會事務所,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該機關亦改稱基隆市役所,1929年當時之基隆市尹以辦公廳舍不敷使用而提議改建,經市協議會通過後於1930年7月25日動工,1932年3月23日完成。


在這段改建的期間基隆市役所遷至旭町一丁目(今孝一路)辦公。

再來講基隆郡役所,從1920年設基隆郡以來,郡役所就在今信二路中正公園入口對面沒變(今信二停車場,一樓為消防隊),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州轄市後成為與基隆郡同級的地方行政組織,但基隆郡役所所址仍維持不變,意即設在轄區外的基隆市境內,一直到1945年基隆郡役所才遷到瑞芳去,未幾日本就投降了。

1930年之前曾改建過,請看

↑  基隆郡役所昭和5年(1930)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