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沒有人做,就自己來吧

這位幸小姐的正向力量很強,與其抱怨什麼,不如自己捲袖子動手做,讚~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自然攝影中心網站」「女中校史網站」都是這樣的念頭建立的,我自認為無愧台灣這塊土地或是女中,我至少應該也有些微貢獻吧?
一個團體或組織要興旺,一定是動手做的人多,張嘴說東道西的人少,因為

有參與才能了解、有了解才能體諒、有體諒才能支持、有支持才會成功
行動才是王道啊~

而基隆從西元一六二六年(天啟六年)西班牙人在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也有著不輸台南的文化底子,今後這2個城市的子孫會如何承先啟後開創新局呢?

哈~基隆加油…
***
人權、環保議題入書 填補童書文化真空 幸佳慧扮推手
2012-11-12 【中國時報/執筆:林上祚】
     「為何台灣童書這麼不好看?文本的精神層次,呈現出來就不如國外,這中間這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幸佳慧在國外求學過程,不斷問自己,幸佳慧決定跳下來寫童書,從《希望小提琴》處理白色恐怖受刑人陳孟和,囚禁綠島期間與家人書信往返的故事,到《哇比與莎比》以國光石化為引子,處理環保議題,幸佳慧的童書,事實上,就是為了填補台灣童書在歷史文化上的真空。
     吳念真說,幸佳慧寫童書,有一種奇怪的企圖,以《希望小提琴》為例,從大人角度聽陳孟和故事,是會流眼淚的,幸佳慧透過童書把台灣小朋友,帶入人權與歷史,理解台灣過去歷史狀態,從大人角度看,有一種會心一笑的感覺。
     幸佳慧說,在英國攻讀兒童文學博士,學程最後都回歸到人類文明進程的探討,「人在國外,你會不斷被問到,你們國家有沒有侵害人權的歷史,這些歷史有沒有成為童書的文本?」
     幸佳慧說,她過去從未想過要當作家,但面對台灣童書在過去歷史所留下的空白,幸佳慧感到慚愧、生氣,氣的是「到底是誰把我教成今天這樣子」,既然沒有人做,就由她來做吧!後來,她遇到《希望小提琴》主人翁陳孟和,她覺得老天爺在挑戰她,要她寫出一本人權議題的童書,有些事情,不做,會對不起自己良知。
     幸佳慧期許,台南市兒童圖書館能夠成為一個公民平台或公共空間,「提到台南,很多人想到美食,但美食之外,台南從荷蘭殖民時代的熱蘭遮城開始,有很深厚的基殿」,她期許台南從閱讀文化出發,進一步展現其文化力。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