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開發,當夏季來臨,基隆會很熱鬧阿~
基隆近海的日治時期沉船,當年在港區內沉沒的都已打撈重新再利用,但在基隆嶼附近是否都有打撈上岸?如能重啟調查,能有一、二個重大發現,想必會讓人很興奮^^
只是這樣要花不少錢,市政府有遠光與魄力嗎?因為有可能什麼都找不到,尤其找不到對的人來做此事,只是白白浪費了一個契機…
還有如找不到舊沉船,利用報廢漁船做魚礁,發展「潛水觀光」商機,不知是否可行?
「臺灣近海的日本沉船」討論串
***
基隆沿海水下遺址 文化財擬普查
【聯合報╱記者廖珮妤/基隆報導】 2012.11.20
基隆周遭海域生態資源豐富,海科館打算在番仔澳灣規畫海洋教育示範區。文化局最近開始調查水下文化資產,希望大規模普查基隆沿海水域,找出百年前沉沒的商船、漁船,再配合生態導覽,讓水下遺址重現世人眼前。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李小梅表示,台灣四面環海,從15、16世紀開始,就有商船、漁船的航海紀錄,附近海域更是重要的海洋通道。文化部從2006年起推廣「水下考古」,希望各縣市挖掘藏在海中的重要資產。
配合海科館明年營運,且即將推出海洋教育示範區,李小梅說,文化局也思索如何利用海洋資源,發展人文價值。近期已大量蒐集文獻資料,研判基隆附近海域應有不少元朝、明朝沉沒的船隻,希望可以大規模普查,找出確切位置,重現水下遺址。
李小梅表示,水下遺址不只是文化財,也是觀光商機。一般古物、古蹟須重新整理,但水下遺址最重要的是「原址保存」,只要做好安全措施,讓民眾潛入海中,配合專業人員導覽,就能看見珍貴資產。
***
《魚群新厝》海建號除役爆破 沉入海作船礁
〔記者吳亮儀/基隆報導/自由時報/2012-11-20〕
從民國六十九年起,擔任水產試驗所實驗船的「海建號」昨天舉行爆破儀式,整艘船沉入望海巷作為船礁,給魚群一個新的家,日後也讓海科館研究員也能就近觀察船礁魚群生態。
「海建號」從民國六十九年服役到九十九年,剛開始在台灣沿海從事秋刀魚調查、圍網及海域放流試驗,近幾年則研究沿海的人工魚礁情形。日益老舊的「海建號」今年報廢,漁業署決定將它做為船礁,也讓海科館研究員能有新的觀察魚群地點。
昨天中午,基市府產發處海洋事務科和水產試驗所工作人員拉著「海建號」到望海巷外海約一公里處,在兩側船身放置十處「黑索金」炸藥,準備引爆讓船沉下海;下午兩點,引爆後一聲轟隆巨響,「海建號」不到五分鐘便沉入海中,讓一旁船上的媒體和參訪學生看得心驚膽跳。
海洋事務科表示,海建號做過許多漁業試驗,退役後如果成為海洋教育示範船,一定別具意義。海建號要沉沒的地點較淺,只有廿四、廿五公尺深,未來民眾只要潛水,就能看到船礁;海科館研究員也能就近觀察船礁的聚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