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54年荷蘭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中,可發現於基隆所在位置的右上方,有一條兩岸有美麗樹林的溪流通往獅球嶺、八堵、暖暖,那就是早期的石硬港溪(現在稱為南榮河)。石硬港起源於紅淡山西南麓,合「魴頂」與「竹仔寮山」的溪水,由南向北流經現在的龍門里、曲水里、崇文里,在文安里的忠四路和孝一路附近,再與西定河(日治時代為蚵殼港)會合,成為旭川運河,注入基隆港。因河川兩岸岩石堅硬,故名為石硬港(以台語發音)。從1934年的文獻中發現在圓山文化時期,可能已有人在此活動。正式的記錄則始於淡水廳志中己有「石硬港庄」的文字記載。初期以農業為主,根據統計大約只有71戶、332人。
石硬港引申包括沿河的流域地區為石硬港庄,清末置石硬港庄,隸基隆堡。日治之初仍沿舊制,1920年廢庄改石硬港大字, 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以石硬港為界,以東稱瀧川町,以西稱堀川町,其中堀川町尚包括了原獅球嶺庄。戰後,瀧川町分設福仁、應仁、德仁、成仁、吉仁、育仁、英仁等七里;堀川町分設仁裕、曲水、德厚、龍門四里。四十一年廢德仁里併入福仁里,七十一年廢仁裕里併入曲水里,應仁里併入誠仁里。(原成仁里因名稱有忌諱改名誠仁里)
石硬港流域,自南而北可分為內、中、外石硬港。外石硬港因為接近港口,開發較早,清代以來漸和「大基隆」連成街肆的一部分。
中石硬港的喧鬧,則由日治時代「三坑」煤礦帶來的。進出三坑礦區和港區的輕便車、卡車,使得這一帶,晴天時煤灰滿天飛,雨天時煤泥滿地舖。但如今,三坑礦區只留遺跡,輕便鐵路已改為龍安街,炭埕則是高樓林立。形成住宅的新天地。
內石硬港在日治時代,仍屬偏僻的農耕區,人煙稀少,所以,當時將屠宰場、公墓等設施遷到此地。但從日治時代起,基隆通往臺北、宜蘭的鐵、公路線均沿石硬港河谷建造,為本地的發展奠定下基礎。戰後,拓寬縱貫公路,廢除宜蘭鐵路支線等措施,使交通愈形便捷,內石硬港亦由農耕區轉為住宅區。
如今,整個石硬港流域,沿公路兩側的住屋已和區連成一線,難分內、中、外石硬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