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49:本市No.1日本版的首部志書──《基隆港》

49:本市No.1日本版的首部志書──《基隆港》

基隆在日治時期其發展的快速變遷,也使得居民對於所居地激起了解與認同的意識,其影響表現在基隆方 志書寫的多產,其中以日人為多,如1917年石坂莊作《基隆港》、1921 年樁本義一《基隆港大觀》、1932 年伏喜米次郎《グレート基隆》、1933 年入江文太郎《基隆風土記》等,這些著作刊行的年代不同,正可以從中比較在不同時期,基隆日人所描述的主題方向與演變,以及對於基隆未來發展的期望。而台 人部分則以簡萬火《基隆誌》為代表,與日人著作相較,簡氏的《基隆誌》對日本建設著墨較少,對殖民政府的奉承之詞也較少見;在介紹機關團體時,對於臺人的 組織則有較詳細的描述。

長期寓居基隆的日人石坂莊作,於 大正六年(1917)10月出版基隆首部志書──《基隆港》,附錄收集六十餘首以「基隆港」為主題的漢詩,就形式上來看應可視為基隆漢詩的「選集」。除去 清代作品,其餘均出自當時日臺官紳之手,又以日人作品為多,共有四十餘首,作者包括尾崎秀真、兒玉源太郎、小松吉久、小野真盛、山口透、中瀨秀、永井完 久、白莊司芳之助、伊藤貞次郎、伊籐賢道、安江正直、神谷由道、鈴村讓、鷹取田一郎等十餘人,身分涵蓋臺灣總督、官員、地方行政人員、記者、學者等,詩作 內容或讚基隆港之興築,或表仙洞、社寮島之景貌,或抒羈旅基隆之雜感,呈現多樣化的面貌。

大抵以基隆港為核心,擴及附近著名景觀或描繪在地之生活起居。是以,在統治者有計畫的開發下,基隆港/市不管在位階、或城市機能上均大幅的提升,呈現了不同於以往的面貌,而作為島都的交通樞紐,強烈的地方特色,讓在地住民深感榮耀。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