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廣東汕頭牛肉店

基隆的沙茶口味應該是戰後隨著移民而帶進來台灣的,進而創造出基隆獨特的「沙茶咖哩」。

海島國家,族群多元,生性就對各種新奇口味接受度很高,又因為基隆是港口,匯聚各方百姓,所以基隆人是很幸福地有機會品嚐各地美食。

延伸閱讀:

意外的香味:「汕頭沙茶牛肉爐」的故事

潮汕沙茶醬的前世今生,沙茶牛肉、沙茶粿條面等各種沙茶美食

汕 :音讀 ㄕㄢˋ

***

【壹週刊】基隆咖哩牛肉名店 傳香60年

2016年05月26日

位於基隆復旦路的「廣東汕頭牛肉店」,以本土牛的清燉湯頭及牛肉炒麵,讓老店一傳三代。

第一代老闆林廣省,是廣東汕頭人,早年在家鄉從事小買賣,後來因戰亂從軍,台灣光復那年,他跟隨部隊登陸基隆港,從此落腳基隆。1954年,林廣省退伍,想起以家鄉口味謀生。

林廣省開始中華路上擺攤,開始賣起炒麵、炒牛肉、炒海鮮,還研發了獨門的醬料,沙茶加咖哩,生意大好,還開了店面,一傳三代。

現在已經退休的第二代老闆王淑姿說:「我們的沙茶是公公的汕頭同鄉做的,咖哩則是自家調配。」正想問咖哩有啥秘訣,王淑姿趕忙笑說:「這個是秘密。」

林廣省的小店備受碼頭工人喜愛,主要原因就是用本土溫體牛肉,像是招牌的清燉牛肉湯,鮮甜清香,牛肉則用牛肋骨部分的「條子肉」,帶有嚼勁的口感,風味十足,而現點現煮的炒麵,更是耗時費工,用餐時間,客人常常需等待1個鐘頭以上。

王淑姿說:「我們的店,以前就是蓋出名的啊!」1970年代,王淑姿本來在台北西門町當皮鞋售貨員,月薪750元,當時一盤10元的炒麵,一日的銷量就能賣好幾百元,林廣省便要媳婦回來幫忙。

王淑姿跟著公婆,經歷了80年代基隆港曾是全球第七大貨櫃港的風光。「那時很繁榮,中國造船廠、海軍第三造船廠都在這裡,很多包商也會請客戶來這裡吃飯喝酒,生意忙到不行。」

王淑姿回憶:「當時中船跟我公公很好,看他的舊鍋鏟已經快壞掉,還特地幫他打造一支鍋鏟,後來傳給我先生,現在又傳給我兒子。」

當時店裡雖然生意忙碌,王淑姿很少讓孩子到店裡幫忙,反而讓孩子出國留學。

後來小兒子林啟昌從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回家等畢業證書的空窗期,王淑姿讓他來店裡幫忙:「想說讓他看看爸媽供他出國念書有多辛苦,誰知他說要繼續做。」

林啟昌雖然在家裡沒煮過飯,但是當兵時卻常在廚房幫忙,留學時又都是自己煮食,竟對料理產生興趣,決定繼承老店。

林啟昌拿起比一般短了三分之二的老鍋鏟說:「覺得對爸爸的手藝有一份責任要繼承。」十年前,父親過世,林啟昌跟姊姊林慧萍一同接下老店,也繼承阿公的老鍋鏟,磨損的鏟面依舊光亮,映出三代人堅持的好味道,或許也是林啟昌在美國時,曾經思念的家鄉味。(撰文:許維豪/攝影:湯興漢)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