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一則新聞,梅園就是現今稱之為「役政公園」,展示三軍各種武器。
古砲台 百年遺跡
〔自由時報記者林慶川╱基隆報導20040304〕
基隆市役政公園內,有一尊由清朝巡撫劉銘傳時代留下至今的「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零組件齊全,保存完整,是目前基隆市內唯一的百年「真砲」,若是稍加整理,甚至可以再上戰場。
基隆市區面海背山,不少山頭居高臨下,戰略位置極佳,也因此,近幾百年,因軍事需要,興築了不少砲台。
比較著名的有二砂灣砲台、槓子寮砲台、獅球嶺砲台,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及目前成為新興景點的和平島東砲台等。
砲台的功用是禦敵,也因此,會配置各式火砲,瞄準港外,一有敵艦入侵,可立即攻擊。
不過,基隆市區幾個古砲台區,結構雖大致完整,但原陣地內的各式古砲不是失修頹壞,就是組件不全。
也因此,這些砲台大多僅遺有砲座遺跡,不見古砲,現今民眾在砲台景點見到的古砲,均是後人以鐵鑄成的「仿砲」,結構簡單,僅有砲管、轅板(位於砲身兩側,用來支撐砲身的鋼板),沒有實際功能。
基隆市役政公園內目前保留一尊完整的「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三軍大學研究認為,該砲是委由德國工程師設計,最初安裝在白米甕砲台。
不過,內政部委託文化大學副教授楊江仁所做的古砲普查,認為這座古砲是英製的八吋「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由於砲口及右砲耳上仍可清楚看到刻有英文字體,文史工作者間普遍認為,楊江仁說法較為可信。
據駱駝志工協會資深古蹟導覽員黃曾祥蒐集的史料,該砲是劉銘傳在西元一八八六年由英國購入,同批入台者有古砲卅一尊,是當時台灣港口砲台的攻擊主力,基隆原有九尊,分別配置在二砂灣砲台等處。
依據日據時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所記載,當時二砂灣砲台獲配備有八吋徑「阿姆斯托朗後膛砲」一尊、六吋徑「阿姆斯托朗後膛砲」兩尊。
其中,二砂灣砲台的八吋徑「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在中日甲午戰敗後,改配在白米甕砲台,之後,曾被運至基隆市中正公園神社(現忠烈祠)供人瞻仰,民國五十八年,被運至三軍大學,當成訓練教材。前基隆市長林水木在八十二年間與三軍大學交涉,取回放在現址。
此砲砲口內徑八英寸,重十二噸,長五點五公尺,有效射程五公里,最大射程八公里,讓學者感到難能可貴的是,砲身、準星、轅板、砲耳、表尺、砲架、滑軌等各式零組件,都保存相當完整。
而據考據,此砲應是目前國內現存,唯一在白米甕砲台服役過的古砲,也是基隆市目前僅存的古「真砲」。
基隆市民政局禮俗文獻課長林振興認為,此砲在台灣戰爭史上佔有一席地位,不過,該砲目前放在役政公園內,任其日曬風吹,相當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