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番外):全台No:1台灣船渠株式會社

(番外):全台No:1台灣船渠株式會社

台灣船渠株式會社

↑基隆船渠株式會社於大正町

大正5年(1916),木村久太郎(礦業家)在基隆創設「木村鐵工所」,從事修造糖機、礦機,大正6年(1917),木村組礦業株式會社設立,近江時五郎擔任專務取締役的職務。同年,木村久太郎移資北去,近江時五郎便繼任社長,屬於大倉組管轄。大正7年(1918)開始建造船塢於大正町(今之牛稠港)修理浮橋與船舶。大正11年(1922),近江創立基隆船渠株式會社。

按:「基隆大事記,P30」記載,1919.6.1  基隆船塢股份有限公司開業。

後在昭和12年(1937) ,為配合南進計畫,由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台灣銀行、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日本郵船、大阪商船以及基隆顏欽賢家族等,共同出資在社寮町(今之和平島)成立「台灣船渠株式會社」,併購「基船」成為台灣第一個超大型的現代化造船公司,並成為「日本帝國最南方的船塢」,居國防要位。並新建社寮島船塢25,000噸,1938年在高雄市旗後町設「台灣船渠株式會社高雄工場」,1942年增建二號塢15,000噸,但由於太平洋戰爭日趨猛烈,工程停擺,直至1945年台灣光復後方始完成。

按:「基隆大事記,P49」記載,1937.6.1  台灣船渠株式會社成立。   12.5  設工廠於大正町(中華路口)

↑石造乾船渠(於社寮町)

台灣船渠株式會社旗下設有「技能養成所」,以訓練基層員工。

1946年5月,資源委員會與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商定,成立「台灣機械造船公司」,由「台灣船渠株式會社」與位於高雄之「株式會社台灣鐵工所」、「東光興業株式會社」進行合併。

1946年1948年4月,「台灣機械造船公司」改組為「台灣機械公司」(高雄部份)及「台灣造船公司」(基隆部份),均為「國營」事業,各自經營。1952年資源委員會撤消後,直隸經濟部。

「台灣造船公司」主要由大陸來台的外省菁英經營,由於在二次大戰前,中國大陸缺少大型船廠的經驗,因此1957年2月「台灣造船公司」廠地租與「美國殷格斯台灣造船及船塢公司」(簡稱「殷台公司」)經營,順利於1959年興建了我國第一艘萬噸級油輪,達成政府建造萬噸級輪船的心願。

1962年9月,殷台公司因經營困難退出台灣,『台灣造船公司」收回自營,與日本IHI技術合作。於1964年底,找來曾任海軍造船廠廠長的王先登擔任總經理,自1966年起,興建了3艘10萬噸級油輪,讓台船走出殷台公司的陰影,而王先登也因此更受政府重用,籌備高雄的大造船廠。

1970年10月3日,首艘十萬噸級油輪「有巢號」下水,創下臺灣造船史空前紀錄。1977年12月30日結束台灣造船公司,被併入中國造船公司,而和平島原有台船廠區,成為經濟部管轄的「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2007年4月又易名為「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

真正的中船時代從1973年開始,當時中船已經在籌建與營運了。在2001年中船開始了再生計劃,2006年臺灣成了全球五大造船國家,直到2009年演變為民營化之新台船。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