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天鵝洞

關於天鵝洞的典故,此篇報導寫麼蠻詳細的,可以參考^^
 
***

覆青苔地龜裂 天鵝洞今年整修回春
 
【聯合報╱記者沈旭凱/基隆報導】2012.02.07 
 
基隆市中正公園的天鵝洞有12座亭台樓閣,上面有已故監察院前院長于右任等名家所題的楹聯詩句,堪稱台灣最早文學步道,不過部份設施歷經半世紀滄桑,已龜裂破損,都盼市府整修。市府工務處表示,今年將整修,恢復原貌。
 
基隆市中正公園曾是全台八景名勝之一,公園內的天鵝洞更是著名的文學步道,地點位於成功國中與崇右技術學院間的山凹處,過去常吸引學生、遊客一覽大師文學風采。
 
文史工作者陳青松表示,他的祖父陳其寅與于右任等文學大老常以文會友,1960年,祖父的好友江丕貴出資,邀請名家為天鵝洞亭台樓閣題楹聯,增添風采,最後由他祖父出面促成此事,讓天鵝洞成為台灣最早文學步道,也是唯一以亭台樓閣楹聯為主體的園區。
 
 
例如天鵝洞入口處有座「望曦亭」,題有「望極長天懷舊雨,曦浮麗景話新亭」,是監察院前院長于右任的作品。至於「眾樂亭」題有「東望意茫茫,大海重洋浮日月,南來心寂寂,雄文麗句付山川」,係文學大師易君左的楹聯,值得細品。
 
其他如詩人謝敏言於「愛晚亭」的詩詞、考試委員成惕軒在「挹翠亭」題匾,學者張劍芬於「觀海亭」的聯語,工整對仗、寓意深遠。
 
曾擔任大同吟社第二任社長的陳其寅以「春山似畫倚欄看,何須世外尋仙境」的作品,形容天鵝洞美麗景色,更曾在天鵝洞舉辦3次吟詩會,盛況空前,傳為文壇佳話。
 
陳青松說,亭台樓閣除楹聯的文學價值外,建築造型也很特別,例如圓柱形的天鵝亭、靠崖壁的雍熙堂與春暉亭、與延壽橋相連的虛舟閣、3層樓高可遠眺基隆美景的環碧樓、八角樓台的挹翠亭、八面玲瓏的早起亭及四面朱紅的愛晚亭等。
 
不過天鵝洞的亭台樓閣歷經半世紀滄桑,涼亭周遭覆著青苔,楹聯字體逐漸斑駁、地面龜裂、桌椅損害,尤其長壽亭一帶,地面邊坡龜裂嚴重。
 
基隆市議員呂美玲說,天鵝洞亭台樓閣充滿文學氣息,具觀光教學價值,如果任其凋零,實在可惜。
 
工務處公用事業科長黃毅維說,今年上半年將補強天鵝洞水土保持,再逐步修繕破損的亭台設施,盡快恢復天鵝洞的原來風貌。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簡姓承辦員說,5年前,古蹟審查委員曾會勘天鵝洞亭台樓閣,雖然未列入古蹟或歷史建物,但已列冊追蹤,將配合相關單位,予以維護。
 
文學步道 背後故事動人
 
成就天鵝洞文學步道的兩名靈魂人物江丕貴與陳其寅有三同,同年、同鄉、同業,兩人私交甚篤,陳其寅更巧妙地透過三次吟詩會,讓文壇大老在亭台樓閣題上楹聯,為後代子孫留下文學瑰寶。
 
江丕貴與陳其寅兩人皆為1902年生,祖籍同為福建惠安,且都經營進出口貿易,因而成為莫逆之交。
 
江丕貴21歲時從大陸廈門移居基隆,日據昭和時代,在現今孝二路一帶經營海產店有成,創建「建東行」。
 
陳其寅出生基隆,年少跟隨父親回大陸故鄉,讀5年私塾,接受儒家思想薰陶。後來負笈福州,就讀教會學校「鶴齡英華學院」,學習西方文化。因父親去世,回台奔喪,爾後便在基隆從商治學。曾於1931年與多名詩人共創大同吟社,成為著名文壇才子。
 
文史工作者陳青松說,江丕貴經商致富,熱心公益,當初基隆早起會開拓天鵝洞,江丕貴慷慨捐款興建亭台樓閣,還曾獲得先總統蔣公頒贈「熱心公益」匾額,早起會因此在公園設立江丕貴銅像紀念。
 
1962年擔任大同吟社社長的陳其寅3月間因新居「懷德樓」落成,邀藝文界大老及政壇顯要蒞臨,並在新居前合影留念,陳其寅會後邀請這些大老遊歷中正公園,並在天鵝洞舉辦首次吟詩會。
 
監察院前院長于右任在剛建好的「望曦亭」題匾撰聯,為天鵝洞留下首副楹聯。
 
陳青松指出,祖父後來還舉辦兩次吟詩會,邀請名家陸續在亭樓樓閣題上楹聯詩句,賦予天鵝洞文學靈魂。天鵝洞與台灣近年興起的文學步道不同之處,在於那些步道大多由政府或民間刻意營造,作為展覽之用,但天鵝洞純屬文人墨客發揮雅興,題聯作詩,自然而成,彌足珍貴。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