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造船株式會社
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資料
…1947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將所接收的44個日資會社,組成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的水產、畜產、鳳梨及茶葉4個分公司,依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於1947年8月5日發給農林處的公文,各分公司接收日資會社情形如下…
名單中有一「報國造船株式會社」,這引起我的注意
昭和11年(1936年)11月25日,根據台灣拓殖株式會社法(昭和11年法律第43號),由台灣總督府與日台民間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公司設立目標將台灣建設為日本南進的據點,並在台灣島內外展開各種不同的事業,在大戰時也支援軍需工業。
台拓的產業遍及台灣以及東南亞,初期以開墾、干拓等農林事業為主(前者是將荒地開墾成田加以利用;後者則是利用西部海岸,尤其是新竹、臺中、臺南三州的沙洲地帶進行築堤排水造地工程),在大戰時的核心業務為生產戰爭相關物資(棉花、奎寧、橡膠、稀土礦產等)提供日本使用,在台灣的開發業務著重於東部開拓,其投資規模為日治時期台灣東部地區開發的重要推手。
台拓總公司設在台北,設立初期資本額為3千萬日圓。之後逐步增資多角化經營並成為擁有眾多子公司的大企業。戰後,GHQ指定為關門機關後解散。在台灣的全部資產則被國民政府接收。
另在 〈郭逢時先生訪問記錄〉中有提及
…建築科郭逢時、賴淳義兩位均提到,四年級時,學校以實習為名,帶領建築科學生前往基隆建造木船。這次勤勞動員是基隆報國造船株式會社提出要求,時間從 1944 年 12 月 1 日到 1945年 3 月 21 日,也就是學徒勤勞奉公之後隨即畢業,並有日籍畢業生成為正式員工。參見郭逢時口述,楊麗祝、鄭麗玲訪問,鄭麗玲記錄,〈郭逢時先生訪問記錄〉,收於鄭麗玲、楊麗祝編著,《臺北工業生的回憶》,頁 191-192;賴淳義口述,鄭麗玲訪問記錄,〈賴淳義先生訪問記錄〉,收於鄭麗玲、楊麗祝編著,《臺北工業生的回憶》,頁 206;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昭和 19 年度動員就職關係」,鑛國第 862 號之 2〈學徒動員受入側措置實施要綱〉,1944 年 6 月…
報國造船株式會社確切地點不可得知,但在清代,武昌街以西的海灣,就稱為拔死猴澳。日治時代,拔死猴澳被填埋作為船舶修造場、鰹魚工場……等漁業發展用地;澳後土地則作為日本人居住地。而其旁有一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稱為「拔死猴山」,此山丘曾是港務局信號台所在。
在拔死猴山北側,有一東隆造船廠,此廠有極大可能性是報國造船株式會社。這待有緣人再提出更強烈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