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基隆的吊橋

七堵區基隆河上的俊德吊橋,舊稱為「金森橋」,是日人大森先生為了運輸瑪陵坑地區的煤礦於1931年興建的一座吊橋,木板橋面中間有煤車的軌道,用來給運煤車通行使用。

後來瑪陵坑地區礦產逐漸式微,1961年間故基隆市長林番王任內把中間煤車軌道拆除,改建為人行專用吊橋,配上河岸迤邐風光,當年是七堵人到連柑宅散步的後花園,一直到2002年前受到象神與納莉颱風摧殘,整條橋全毀,基隆河整治時,位在行水區裡的兩座舊橋墩倖存保留,屹立河岸。

基隆早期因煤礦盛產,所以,在基隆河及支流建造七、八座吊橋做為運煤便道,利用輕便車運煤到七堵車站。但是,年代久遠,許多已不復見。

市政府近年陸續完成暖暖,碇內吊橋及基隆河支流暖暖溪三座吊橋,最近已備料進場,要重建七堵俊德吊橋,預計跨距長度八十公尺、橋寬兩公尺,跨越基隆河,供行人通行。

***

賞景兼通行 俊賢吊橋將開放

【聯合報╱記者邱瑞杰/基隆報導】2012.02.07 

基隆市政府工務處發包「重建」俊賢吊橋,保留舊橋橋柱,並設立解說牌訴說吊橋歷史。新橋主體雖已完工,但配合基隆河右岸棧道施工,預計3、4月間才能開放民眾行走,串連基隆河兩岸的步道。

工務處長李銅城說,基隆河早年原有八德、崇智、俊德和五堵4座吊橋,便利民眾往來河流兩岸。

4座吊橋中,八德、崇智和五堵吊橋因功能消失及年久失修遭拆除,舊俊賢吊橋12年前被象神颱風強風吹壞,橋面傾斜,隔年又遭納莉颱風洪水沖毀,4座老吊橋逐漸淡出市民的記憶。

李銅城指出,工務處近年來,先後在基隆河興建碇內、暖暖和俊賢吊橋,3座吊橋仍有提供兩岸往來的功能,但更強調休閒與景觀賣點。

新俊賢吊橋旁的基隆河右岸因河流沖刷形成峭壁,沒有興建防汛道路或步道空間,配合吊橋施工,工務處決定以棧道方式增設步道,把基隆河崇智橋和俊賢吊橋間的步道串連起來,基隆河兩岸也可經由崇智橋和俊賢吊橋形成環狀步道,提高民眾的遊憩樂趣。

由於碇內吊橋、暖暖吊橋完工之後,民眾對吊橋的穩定性、護欄間隙的寬度有正反意見。有人覺得吊橋要有搖晃的感覺才像吊橋,有人認為穩定一點才安全;有人說護欄要有間隙,視覺效果才好,又有人擔心兒童會從間隙摔落橋下。

俊賢吊橋在參考各方意見後興建,是3座橋梁間穩定性最高的,約15公分的護欄間隙,既能維護行人安全,也不阻礙欣賞河流美景的視線。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