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前的外木山漁民和琉球漁民的漁區重疊,時而會因為漁獲發生衝突,外木山漁民還因此殺了一位琉球人,琉球人為了報仇,製作大草鞋隨海水漂流到台灣,漁民見到漂流而至的大草鞋,還以為北方有巨人,也想出一種威嚇方式,由擅長編織草鞋的婦女,合力編出一隻大草鞋,利用洋流將大草鞋漂流到琉球去,讓琉球漁民以為外木山有穿大草鞋的巨人,不敢再靠近基隆海域捕魚,這個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研究外木山歷史的鄭俊彬說,草鞋是漁民在船上作業的重要配備,一方面草鞋在濕滑的船板上有防滑的功能,另一方面材料不要錢,壞了再編就有,所以漁家婦女都有一手為男子編草鞋的好本領。
隨著當地漁業蕭條,外木山的「草鞋文化」也日漸式微,當地文史工作者期盼凝聚居民共識,傳承發揚這項傳統技藝,為打造草鞋社區而努力,進而創造文化產值。
外木山文史工作者高旗表示,草鞋是外木山地區的一大特色,供捕魚、採集海菜之用的草鞋成了時代產物,但許多以做草鞋為業的居民,因時空轉變或後繼無人而紛紛轉業,目前外木山僅存幾位年長者還在編草鞋,只不過以前是為了討生活,現在編草鞋則是打發時間。
七十二歲的高罔,在外木山土生土長,打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編草鞋。高罔說,早期漁民出海捕魚、婦女到海邊採集海菜,都得穿草鞋止滑,編草鞋在當時幾乎是婦女一定要會的技藝,隨著漁業蕭條,草鞋生意大不如前,過去草鞋是用來止滑,現在則多用來做裝飾品。
高罔說,編草鞋耗時又耗工,以她熟練的程度,一雙草鞋最快也要一小時才可完成,前置作業也相當繁瑣,首先要到山上採集「月桃葉」,然後用木棒敲打、晒乾,再將「月桃葉」與繩子搓成細條,稱為「草繩網」,接著將稻草順著草繩網編製,全部手工製作,為了草鞋的堅固、耐久使用,得使出吃奶的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