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地早期曾有以「乞食寮」及「乞食營」為舊地名者,此即是昔日乞丐群聚的證明。
↑乞丐先生是真人比例的模型,位於蘭陽博物館常設展3樓展區,仿造光復初期的宜蘭街道,街上有真人比例的各行各業,乞丐先生左手拿破碗,右手拄拐杖,背著月琴,在街上乞討…
在清朝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當時的基隆通判梁純夫及紳民捐款設置「棲流所」一處,在後井仔(即現在仁愛區的同風里忠孝市場),收容流離孤貧,日人治台後,曾一度荒廢。
清朝光緒廿五年(1899年)修復,光緒卅四年(1908年)由區長許梓桑募捐遷至石硬港,即現在仁愛區吉仁里的市警一分局南榮派出所後方,南榮新村崖下,並易名為「養命堂」,收容行旅病人及市內乞丐,1932年9月併入基隆市社會事業助成會管理,光復後改為「養老堂」,而一般人則逕稱為乞食寮。
目前已無乞丐居住。
乞食寮例由均供祀八仙之一的李鐵拐,台俗恐子女夭折,形式上認乞丐為契父,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仙祖生,即李鐵拐誕辰,例必前往膜拜。此日例有演戲,門聯曰:「百姓同居皆兄弟」、「千人和合為一家」。
洪連成編纂的《基隆市志》卷二〈住民志‧禮俗篇〉也記載了日治時期基隆地區專以收容乞丐的「養命堂」內的陳設:
…養命堂大廳祀祖師爺李鐵拐、呂蒙正、薛平貴,並祀呂洞賓,農曆四月十一日盛大祭祀,經費寬裕時,或有人還願時,亦招聘梨園演戲。是日門額掛紅彩,貼門聯,大多請人書寫:
「官居極品呂蒙正,身列天府李拐仙」,或「兩國為君石平貴,天下主母李辰妃」,或「兩國王薛平貴,一品當朝鄭元和」,橫披書「狀元第」。
在社會快速變遷,時代進步下,新新人類對以往乞丐的真本事,實難以了解昔日乞丐的真相。昔時乞食的乞丐,也有身懷才藝,能彈琴作曲、做法事及耍技藝等身手、功夫,與一些不學無術且好吃懶做的乞丐,不能相提並論。
在這篇「曾仔寮風雲」,亦記載著…
安一路一號橋頭則經常默默站著一位失明、瘦弱、赤腳的女乞丐。此丐婦只是疏於整修門面,按說其年紀並不大,每天上下班一樣,準時柱著拐杖從港內來往高砂橋或到街上,偶爾才會向曾仔寮商家行乞。數年後,就有小孩子幫忙帶路,但沒看過她老公。
1955年間,高砂橋上突然出現一位「打坐高人」,後來人稱「悾(Kam)水木仔」。他夏天穿厚呢大衣、冬天只穿內褲一條,不論晴雨清早就在橋上打坐,還不時用大菸斗猛戳自己的肚子,過路人無不側目,但他逕自閉目端坐,中午起身回港內時也是赤腳禁聲疾行,從不和人打招呼。
資料來源:山水奇緣尋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