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原住民族依山而居,但靠海的基隆也居住了許多的原住民族。當地人表示,因為早在50年代,因礦業、漁業發達,吸引了世居台東、花蓮等地的原住民來此謀生,其中又以阿美族居多。
這群阿美族之所以離鄉背井遷居到基隆,有其時代背景。因為台灣早期的煤業、礦業較興盛,早在清代《諸羅縣志》中,便有「煤產於雞籠八尺門」的記載。許多原本住在花東地區的阿美族長者,為了家庭生計而北上到煤礦業的起源地——基隆八尺門。隨著煤礦產業日趨沒落,八尺門的原住民改行從事漁撈工作,在遠洋與近海處捕魚,爾後陸續將家裡妻小與父母一同接來,並且吸引其他鄰居遷徙於此,因此逐漸形成了聚落——「奇浩部落(Kihaw)」。
奇浩部落的形成起初以廢棄的船板,以及跑船掙來的錢購買材料,在族人自立互助下建造木造平房,但因鄉鎮開發常面臨法律和違章建築的問題,經過幾年的抗爭,政府站在保存並傳承基隆市原住民文化立場,決定在原址改建成現代式的國宅,並且在國宅社區旁興建「原住民文化會館」,提供原住民朋友聚會、活動及研習相關原住民文化等課程,並開放一般民眾自由參觀,將原住民文化推展成藝文觀光活動。
阿美族傳統社會中的氏族大家庭組織與男子年齡階級制度,對於都會群阿美族聚落的形成與群體性工作特性影響甚大。前者使得阿美族人遷徙至都會區時,十分自然地聚集居住而形成大型聚落,這些聚落往往沿著河川空地形成大型違章建築群,並形成都會群阿美族人龐大且關係緊密的親屬、友朋關係,例如基隆八尺門,其他則是透過租賃或貸款購屋,形成在地方社區中逐漸顯明的具有阿美族特色的少數社區居民,例如:基隆太平洋花園新城、基隆祥豐街、瑞芳建基煤礦,這些都是自1970年代以來較為顯著的都會群阿美族聚集地。其他散區者更為眾多,且因時空環境變遷,更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