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鹿寮二坑、鹿寮煤礦

鹿寮二坑、鹿寮煤礦

1932年周錦樹夥同高水、廖進發、嚴丙丁等合資向柴田繁太郎承購礦區番號2671之礦權,礦山名烘內炭礦,礦區前身為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已廢坑的烘內坑、鹿寮炭坑之礦區。1933年礦山名改為益興炭礦,1934年礦權移益興炭礦株式會社,1941年開鑿鹿寮新二坑,同年10月賣讓南海興業株式會社經營,1942年鹿寮新二坑著煤。

1945年10月由政府接收,後歸屬台灣工礦公司七星煤焦廠,稱鹿寮二坑。1954年調查,鹿寮二坑位於友二里鹿寮橋附近,礦區面積約48餘公頃。煤層屬木山層,可採煤層有二,上層厚度平均30公分,下層平均39公分;均傾斜南方20度左右,走向大致北東60度。兩煤層上下垂直距離約18.8公尺。兩煤層均常膨縮,下層尤甚,故最厚可達200公分以上,薄至數公分,但不見其尖滅。主要坑道除本卸外,尚有1. 管卸與本卸並行而下,長690公尺,為排風坑。2. 上層煤巷現有東9至11片,總長660餘公尺。3. 下層煤巷有東8至11片,西10至11片,總長700餘公尺。4. 西斜坑:寬高皆七呎,傾斜22度,沿上層煤下拓,已達200餘公尺。井下採煤用昇拂向前進短壁法,利用廢石填充。煤質屬原料煤及燃料煤,最大月生產2,000公噸,一部份塊煤交石炭會收購外,所餘屑煤全為七星煤焦廠煉焦之原料煤,以輕便鐵道運至五堵火車站。  


1955年10月台灣工礦公司欲轉為民營,乃成立鹿寮礦場,轄有鹿寮一坑、鹿寮二坑。1958年礦號為礦業字837號、台濟採字617號,礦區面積約698餘公頃,轄有烘內礦場烘內坑及鹿寮礦場之鹿寮一、二坑。 1960年10月工礦公司將鹿寮二坑讓售與基隆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礦山名改為鹿寮煤礦,董事長顏欽賢。礦區面積與七星煤礦、烘內坑合計約788餘公頃,礦號為礦業字2351號、台濟採字2628號。 1961年調查,以斜坑模式開採木山層,月產量平均1,866公噸。 1966年9月因連日豪雨如注,發生山崩,附近300多公尺高的山壁整個崩塌,致本卸1,000多公尺長的坑道,有三分之二被埋沒。坑道外面有幾間工寮房屋亦遭土石掩埋,遂廢礦,月產2,500噸。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