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到這篇報導:「…香港教改 第一節課當閱讀課 2007/12/13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說,學校每天第一節課拿來做閱讀課,什麼都不教,老師、學生都很高興,「現在強調的是有效率的教學和學習,教得多不一定學生就學得好,重點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謝錫金說,閱讀是跨領域課程核心,不是課堂的事,以前強調「從閱讀中學習」,現在是「先學會閱讀,再從閱讀中學習」。
香港的閱讀教育獲得政府全面支持,學校有課程自主權,引進新的活動和評量,孩子變得喜歡閱讀,家長也開始重視閱讀。
香港改善學校的閱讀環境,同時利用專業培訓改變教師的觀念。學生一學期要讀 2、30本書,教法完全不同。以前學校閱讀能力,是用閱讀報告來看,現在改做閱讀檔案,可以演戲、做廣播劇、即興劇、辯論等來評量。
香港現在每個學校都有圖書館,在走廊、運動場、福利社都有書,甚至有學校連洗手間都擺書,走到那可以看到那。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說,台灣最近兩次的國際閱讀評量中,高分的人數都不夠多,表示高層次有努力的空間。台灣學生閱讀習慣未養成,獨立閱讀時間未被珍惜、高層思考未被重視,政府若要處理 PIRLS的成績,必須思考台灣的閱讀出了什麼問題。
教育部要花 13億推廣閱讀,柯華葳建議應拿來做教師進修,提升閱讀策略的教學法,讓學生練習需要思考的題目。她也建議,老師讀一讀青少年和兒童讀物,表達對書的熱情,更能帶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柯華葳說,以前段考還有閱讀測驗,現在沒有了,老師很用心的要學生去做整本的閱讀評量,但裡面很多題目不必看文章也會,無法增加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謝錫金並說,補習會剝奪孩子閱讀的時間,抹殺閱讀興趣。 …」
看完之後,你覺得呢?對照近日傳媒又在宣傳芬蘭教育的種種美好,讓人感覺台灣像似無頭蒼蠅到處亂飛,到處尋求名師。但文化的扎根或說教育的變革能求助於人嘛?極思改變與求教他人是好事,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才能互相激勵求進步,所謂「禮失求諸野」,思已之不足,向別的國家學習借鏡,這種態度值得肯定,但這放在個人是可以的,攸關整個團體或文化則有待商榷。
文化無法速成、移植、或模仿,一定要經過內在的消化,才能長骨長肉,成長茁壯。換句話說,社會內部對於別人的優點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與反思,願意做出改變,且不能太偏離原本內部的價值觀,這樣才有可能有共識,願意一起改變什麼。別的國家的優點自有其背景與文化支持,缺少這些,就可能是「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80年代以來的教改,有達到我所提的變革過程嘛?
上文中所提「在走廊、運動場、福利社都有書,甚至有學校連洗手間都擺書,走到那可以看到那。」這點子我多年前就想提議校方這樣做,當然依照慣例,我一樣只是空想而已,因為「不再其位不謀其政」,我的一些想法只能抒發於網誌,這也是我來udn的原因。目前大家生活富裕,家中都有不少舊書,也很願意捐給學校,只是缺少撮合的機會,如果校方開放場地,讓舊書在次活用、流通,生活中處處有書可以看,而不是只能到圖書館看書、借書,這種文化的薰陶,不言可喻是「非常棒的經驗」。想一想童話故事裡,小朋友偶然間闖進家中閣樓,發現成堆的書籍,哪種發現寶物而想一窺書中內容的美好經驗,當然不是每個小孩都會想拿起書翻閱,但在充滿書香的環境成長,不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嘛?
這點子其實不需花太多金錢,又能營造書香環境,其實可以嘗試看看,至於「文化雅賊」的問題,其實不大,舊書多的是,只是有時要給「雅賊」心理上、道德上的譴責,讓他自我詰問。
擁抱著書香入眠,一夜好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