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基隆航線
日本統治臺灣之後,首先就注意到水運事業在臺灣的重要。所以在1896 年4 月,日本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就開闢基隆神戶的定期航線,使用1,000 噸以上船舶須磨丸、明石丸、舞鶴丸等三艘,每月行駛四個航次。由於經費是由政府補貼,故稱之為命令航線。
行駛路線有二條:一由基隆經八重山、沖繩、大島、鹿兒島、長崎、馬關至神戶,1940 年命令航行於台日之間的行駛船隻為蓬萊丸 9,205噸,高千穗丸 8,154噸,高砂丸 9,315噸。另一由基隆經沖繩、鹿兒島至神戶(章期億,1958,頁33)。1940 年命令航行於台日之間的行駛船隻為よにう丸 9,486噸,圓後丸 6,893噸。
接著在1897 年日本郵船株式會社也加入臺灣的水運事業,經營基隆至神戶一線的運輸,共派船三艘,其中兩艘2,000 噸,另一艘為1,000 噸。行駛航路一為基隆經長崎、門司、宇品至神戶;另一為基隆經沖繩、三角、門司至神戶(章期億,1958,頁33)。1940 年命令航行於台日之間的行駛船隻為香取丸 9,849噸,大和丸 9,655噸,富士丸 9,130噸。
此外,臺灣沿岸的航行也進入了現代化的階段。大阪商船會社受命開闢臺灣沿岸定期航線,計有兩線:一為西線,是從基隆經淡水、大安、澎湖島、安平到打狗;另一為東線,是從基隆經蘇澳、花蓮、卑南、南灣至車城(章期億,1958,頁34)。
到了1911年,包括環島航線在內的以臺灣為中心的航線共有11 條之多,使用船舶達14 艘,最大者為6,000 噸,最小者為1,500 噸;全部船舶的總噸位數增加到42,666 噸。與日治初期比較,噸位數已增加了10 倍以上(章期億,1958,頁34)。
資料來源:日治時代臺灣經濟的發展 , 葉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