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宜蘭道的路線變遷
以下資料是出自瑞芳鎮誌交通篇,基本上後期基隆到瑞芳之間的交通就靠102縣道與瑞八公路,所以以下是以瑞芳鎮的角度來撰寫,不過也是可以來參考,基隆通往宜蘭所必經的路線
清領時期及其之前的陸路發展
最早的聯外道路應可溯自康熙年間,通往蛤仔難(今宜蘭)的「淡蘭古道」中最主要路線「三貂線」。
「三貂線」為宜蘭聯外道路(淡蘭古道)中最重要的一支,其最早路線可根據以下史料得知: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之〈赤嵌筆談〉:「自澹水經楓仔嶼嶺,上下十里。過港至雞籠,山高多石,山下即雞籠社。稍進為雞籠港,港道狹隘,港口有紅毛石城……循此而上,至山朝社,又上,至蛤仔難諸社,深箐鳥道,至者鮮矣!」
翟灝《台陽筆記》之〈蛤仔爛記〉:「蛤仔爛,即臺灣東山之後,大玉山之前面也。……陸路有二:其一由淡北之雞籠沿海繞北而南,計程六日。其一由新莊之擺接(今板橋、中和、土城三鄉鎮地區)保越大玉山南協趨而北,計一晝夜。」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雜識志〉:「噶瑪蘭入山孔道,初由東北行,自淡水之八堵折入雞籠,循海過深澳至三貂、 嶺,入蘭界。」
由以上的史料可以推論「三貂線」最早的路線為:艋舺〈今萬華〉沿基隆河出發,經汐止與八堵站西方,再由今基隆八北里附近,沿著山谷進入今基隆市區到達社寮島。之後,沿著今濱海公路的海邊,約經過八斗子、深澳、番子澳、海濱、水湳洞、哩咾、南子吝、鼻頭社等地,並越鼻頭山往南走,到達古時之三貂社,然後再越嶺往東走,就可以到達宜蘭。
前述是「三貂線」最早的「繞海古道」,由於此古道所經的路途非常遙遠,因此,乾隆末年漸漸被較東邊的一條陸路所取代,可由以下的史料來推論得知:
柯培元的《噶瑪蘭志略》〈雜識志〉:「噶瑪蘭入山孔到,初由東北行……折入雞籠,循海過深澳至三貂……嗣改從東行,由暖暖、三爪仔過三貂,則近於行雞籠矣。」
二、陳培桂的《淡水廳志》〈封域志〉:「……十五里水返腳汛鋪(尖站),二十五里暖暖汛鋪(由暖暖轉而北過獅毬嶺至大雞籠街五里),三十里三貂嶺腳(尖站)(由嶺腳向北至大雞籠祖山極北沿海止五里)。向東五里嶺頂,向東南二十里頂雙溪(宿站),向南二十里遠望坑(噶瑪蘭交界,入蘭界再五里草嶺),(尖站)。」
三、姚瑩的《臺北道里記》:「暖暖,迎日東行二里許……三里至碇內……更東行二里楓仔瀨,復過溪南岸,仍東行三里,至鯽魚坑,過渡沿山,二里伽石路甚狹窄。土人白蘭,始開鑿之,奇其事,以為神使云。二里至三貂嶺下。」
由以上的史料來看,乾隆年間從艋舺沿基隆河北上,河岸逐漸有錫口、南港、水返腳、八堵等聚落形成,水運終點在暖暖一地。由此登岸後,有一條路經過四腳亭北方到基隆,另一條則沿河谷往東行,就是「淡蘭古道」的起點。
前述此條古道若由基隆河往南岸前進,會經過碇內到四腳亭一帶,渡河越山後即可通連到基隆。四腳亭地區如今已找不到古渡頭的遺跡,只留下一個水泥橋用來溝通南北。而這條古道到劉銘傳來台之後,又分成南、北兩路,兩條都是沿著河岸並行;北路經龍潭堵(火車站一帶)、柑仔瀨(柑坪里)、及九芎橋(芎橋里)。南路經楓仔瀨、 魚坑( 魚里北端)、三爪子(爪峰里北端)、蛇仔形(光復里),渡河後至九芎橋與北路會合於三貂嶺下,由此就可進入山地。四腳亭到九芎橋是基隆河中游地帶,由於受到九份地區山地的阻隔,使得原先南北流向的河水到柑仔瀨後會轉一個大灣變成西流,沿路風景怡人。後來,因為此條路徑的通行,讓河岸旁的狹窄平台上也漸有聚落形成。
嘉慶12年(1807年),白蘭路的東邊新開了一條路,是由雙溪鄉牡丹坑越過頂雙溪到噶瑪蘭,根據謝金鑾《蛤仔難記略》〈楊太守紀程〉有記載這條路程:「自艋舺東北行,十五里至錫口,又十五里至水返腳,又十五里至七堵,又十五里至蛇仔形,可住宿。蛇仔形三十里至武丹,又二十里至丹裏,又十里至三貂社……」這一條新路的路途比較遠,一般人不喜歡走,仍由白蘭舊路通行,爾後此兩條道路常被人搞混,後人也就分辨不清何路是何路了!不過,楊氏古道近來經過唐羽的踏查後,懷疑本鎮柑坪里為新舊路線差異的起點。根據唐羽的記載:楊氏古道是循著一條名為「舊道」的山坡而上,直線可通 子寮莊之大竿林(今九份一帶),過土地公坪後取道較為平坦的山鞍,在大金瓜南方有個地名名為「摩風」,循著溪谷邊緣至牡丹坑後,就是一條捷徑。根據九份的耆老相傳,這一條路不但是昭和11年〈1936年〉通往九份地區的人行道,而且更是輕便路未開通前唯一的出入孔道。
ps:
1.何謂白蘭路?
時有白蘭者,曾開暖暖至噶瑪蘭道路經此。所以以此稱之
2.名為「舊道」的山坡而上?
應該是金字碑古道,接燦光寮古道,請參考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331篇–雙溪.尋找三貂嶺舖遺址
但據文中描述「直線可通 子寮莊之大竿林(今九份一帶)」,應是小粗坑古道
引用:
1795 乾隆60
福建蔡姓先人開發九份地區的小粗坑大粗坑
瑞芳鎮建置開拓編1
3.耆老的回憶應是指小粗坑古道,如屬實,就與清領時期的古道結合 請參考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075篇–侯硐.小粗坑古道.小粗坑聚落.瑞三煤礦 …
4.又:
乾隆晚年, 平埔族白蘭氏開闢暖暖,十分寮,
楓仔嶺,頂雙溪古道
瑞芳鎮誌開拓編19
日據時期的道路建設
日本治臺後,剛開始為了強化軍事的控制,因此命令工兵趕築各地的道路。明治29到30年(1896-1897年)間,在臺灣的「臨時土木部」利用工兵修築了雞籠至蘇澳間、雞籠至臺北間、臺北至淡水間等道路。明治30年〈1897年〉臨時土木部撤廢,道路事業改歸地方廳來主管。明治33年〈1900年〉,總督府制訂道路設備準則,將重要道路分為三等:第一等的寬度為12.72公尺以上;第二等寬度10.91公尺以上;第三等寬度9.9公尺以上。除了訂定道路設備的準則,地方廳更強迫保甲人民「強制勞動」、「捐款」及增課「戶稅」,以用來修築道路。12明治35年〈1902年〉,總督府又訂定道路清掃規則,凡是道路的清掃及小規模的修築,直接由區長自行負擔,由區長進行監督,並規定每三個月施行一次。13除了道路的興建外,昭和10年(1935年)開始鋪設基隆至臺北間混凝土路面,於昭和14年完成。
對瑞芳鎮來說,因為金、煤、銅礦的發現,所以深受日本政府重視,尤其是金瓜石、九份,在當時來說更是臺灣數一數二的現代化地區。為了發展本鎮的金、煤、銅礦,日本政府大肆建築交通脈絡,以便礦產的輸送與運輸。以下即對日據時期修築的道路作一基本的介紹。
一、基金公路〈光復後改稱為縣道102〉
基隆至金瓜石公路,簡稱基金公路。起自基隆,經田寮、深澳坑再至瑞芳及九份,直達金瓜石,全程共長18.9公里,路基寬度有2公尺左右。這條道路在清代時就已開闢成人行道,日據時期又再拓寬,全線為砂石路面。至於基隆到瑞芳間的道路,由基隆火車站起至瑞芳公路局車站,長11.3公里,乃是明治28年(1895年)由日軍工兵加以擴寬的結果。此外,大正13年(1924年)開築瑞芳至金瓜石路段後,對金瓜石、九份的金銅礦發展幫助甚大。另外還有基隆至九份路段14.1公里,現已編入縣道102號線。
三、九份貢寮道〈光復後改為縣道102〉
九份貢寮道,為九份到貢寮(今貢寮鄉)間的道路。這條道路起自九份,沿舊路(保甲路)、土地臺坪、四號坑、頂新山、金獅坑、大粗坑、牡丹坑、聖南寺、石頭厝、雙溪、乾溪、八股、長潭、貢寮、下雙溪、遠望坑至宜蘭縣界。這條路原本在嘉慶年間就已開闢為人行道,在日據時期為軍事聯絡預備線〈軍用路線,由九份、金瓜石居民共同修築與維護〉,並拓寬了兩次,全長41.36公里,路基寬度4-7公尺,全線都是砂石路面,最小寬度3.5公尺。
光復後的公路建設
臺灣光復後,行政長官公署工礦處設立「公共工程局」,掌管全省的公路工程。公共工程局將道路分為省道、縣道與鄉鎮道三種;省道由公共工程局負責修築,縣道由縣自行修築,鄉鎮道則受縣政府管轄。民國35年〈1946年〉5月16日,公共工程局因省政改制,改為隸屬省政府建設廳。民國38年〈1949年〉8月1日,公共工程局撤銷,臺灣省所有公路工程歸併到公路局兼管。不過,鄉鎮道的公路工程仍由縣政府各自辦理,而由省庫撥款補助,公路局負責技術督導。至於公路的養護部分,省道由縣政府代辦,經費由省庫撥付;民國37年〈1948年〉2月,省道養護收歸公共工程局自辦,縣、鄉鎮道路之養護仍由縣政府負責辦理。15
談到光復以後的公路建設,由於本鎮煤礦、金礦、銅礦的生產,為因應礦產的運輸,所以本鎮的交通可以說是健全的發展,一改之前交通不便的景況。以下即對本鎮的各線道路作一詳細的介紹。
一、瑞八公路〈臺二線〉
基隆市八堵到瑞芳間的道路,經基隆市暖暖、十六坑、救濟院,到達本鎮後經過四腳亭、蘇厝、楓仔瀨、大寮、七坑、 魚坑,終點在瑞芳。此條道路在日據時期為軍備道路,本來要進行拓寬的工作,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沒有完成,一直到民國38年〈1949年〉才拓寬完成、通車。八堵瑞芳道在本鎮內共長11.2公里,路基寬度至少7公尺,全線皆為砂石路面,最小寬度3.5公尺。16臺灣光復之後,除延續使用日據時期所開闢的道路之外,國民政府亦積極興建各項南北道路來建設臺灣,因此本鎮的交通建設也隨之發展。民國35年〈1946年〉鎮長李建興繼續開鑿山地岩石地帶的2公里路程,並且搭建環洞水泥橋兩座,經過3年的拓建,工程費用為舊臺幣二百零四萬九千餘元,民國36-37年又用舊臺幣十五億二千萬餘元才完工通車。17
二、北部濱海公路(省臺二號線)
北部濱海公路起自基隆市的碧沙橋,經瑞濱、福隆、頭城、宜蘭,止於蘇澳,乃配合十大建設的蘇澳港擴建計劃而興建,其目的在於增進蘇澳港對外公路運輸能量,連接基隆港,並改進蘭陽地區的交通。18北部濱海公路雖不貫穿本鎮的中心,但北部濱海公路是臺灣重要省道之一,又是本鎮與其他鄉鎮的主要連接道路,對本鎮的物資集散與觀光事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重要性不可忽視。
關於北部濱海公路的興建,乃已故省議員李儒侯,鑑於當時本鎮鼻頭地區對外尚無公路可通,在省議會審查開築蘇澳港之機會,聯合議會同仁表示反對,理由是陸路之北宜公路重山陡坡,不能配合陸上運輸,建港沒有價值,迨經政府同意開築濱海公路始予通過,以一石二鳥之策,使鼻頭以至貢寮鄉沿海陸上交通得以打通,但在勘查路線時,公路原本經由金瓜石、九份,將原102線拓寬連接通往八堵,因兩地均屬山區,經鼻頭漁會主任王金火及地方人士建議,始改由鼻頭漁港而過,以符合濱海公路之要求,又因水湳洞至瑞濱沿海岸均為岩壁,缺乏築路之土地,李氏建議拆除運輸量稀少的水湳洞至基隆市八尺門之小火車鐵路,將路基用地供作濱海公路之用,問題才迎刃而解。但又發現該路沿海而築至基隆,對瑞芳內陸並無貢獻,乃再爭取政府開闢支線銜接瑞八公路,自暖暖接駁中山高速公路至臺北,故有今日的子平橋〈子平為李建和先生的別號,用以紀念其叔姪對地方的貢獻〉。
民國64年〈1975年〉8月公路局成立工程處後,專責北部濱海公路之設計與施工事宜;隔年1月正式動工;民國68年〈1979年〉7月底完成第一期工程,總工程經費約十億。同年1月,開始進行第二期的工程;民國70年〈1981年〉12月完成第二期工程。以下就其內容加以介紹:19
1.第一期工程
總計新闢路線27.6公里,拓建路線85.14公里。包括:
興建瑞濱水湳洞至福隆濱海公路新線。
將基隆瑞濱線、八堵瑞芳線及頭城至蘇澳線拓建為四車道公路。
將頭城福隆線拓建為標準雙車道公路。
興建瑞芳瑞濱聯絡公路新線。
由於濱海公路沿用日據時代使用的鄉道而施工,所以在設計上留有瑕疵,加上行人與駕駛人守法精神不夠,導致通車後,交通事故頻繁,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極大。經警方分析肇事原因,共有:應減速未減、超車不當、未維持安全距離、為靠右行駛、酗酒駕車、起步未注意來往人車、迴車不當、停車不當、夜間不開燈、佔用來車道、行人違規、操作不當、超速、機件故障等,其中與速度有關者,佔全部肇事案件二分之一強,可見,駕駛人的守法精神不足是最主要的問題。另外,影響濱海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還有:規劃未做合理評估、路幅太窄、缺少停車場、道路標誌與路線設置有瑕疵等。其中規劃未做合理評估,乃通車前,沒有將公路的觀光效益計算在內,導致通車後,此路無法負荷觀光交通量,反而有礙蘇澳港交通運輸流量的疏解。路幅太窄,乃該路最寬路段15公尺,最窄9.5公尺,加上沿線彎道多,又未設慢車道與人行道的雙線道,以致大型貨車或大型貨櫃車在轉彎時,佔用來車道,產生人車爭道的事情發生。20
由於上列缺失與為了提高濱海公路的效益及安全,政府後來進行第二期工程。
2.第二期工程
分為南北兩段,北段自基隆八堵、四腳亭,經瑞芳至瑞濱,總計興建及拓建路線217公里。包括:
〈1〉興建頭城經東側到蘇澳之濱海線,長約31公里。興建頭城到蘇澳濱海線的最大功用乃在最大運量之時,可以分散臺九線之交通量而免於壅塞。另一個效用則是蘇澳港與蘭陽地區之物資可以不經都市(如羅東、宜蘭、基隆等地),轉由濱海線經瑞濱、八堵而上高速公路後,運往西部各地,可縮短約10公里的路程。
〈2〉蘭陽地區一般公路改善。
三、海濱線〈臺二丁〉
民國65年〈1976年〉1月,開始進行第二期北部濱海公路的工程時,興建八堵至瑞芳、瑞濱線,長約10公里。由於基隆是個大港口,交通流量大,由蘭陽地區輸往西部的物資,除了往基隆可由第一期濱海線通行外,其餘均可由瑞濱往瑞芳、八堵再轉往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至臺北及其它各地,不但行程縮短更可收迅速之效。
四、縣102號道路〈戰備道〉
縣102號道路主要由基隆市界經深澳坑、瑞芳至貢寮鄉福隆,不但是主要的幹道之一,也為本鎮中心通往九份地區的主要道路,道路寬度5至8公尺。
崇禎7年〈1634年〉已有通路,乾隆30年〈1765年〉開拓。早年是日人之運輸道路,為石子路面,凹凸不平,而光復後政府財力困難,無法改善,已故省議員李建和以激將法迫使省方鋪設瀝青路面,即李氏捐助120萬元,省及縣府各負擔同額數目,是為「三對等籌措經費方式」。
縣102號道路平日車輛並不多,道路品質甚佳;不過由於假日前往金九地區的人潮眾多,常引起交通阻塞的問題,以致於影響旅遊品質。
參考資料:
瑞芳鎮誌交通篇
東安里沿革
民國六十年自東光里劃出增設,日據時期曙町之部份,昔日通宜蘭郡礁溪庄之指定道路以本里山谷為起點,現則以基瑞公路通深澳坑而達瑞芳。
民國八十二年孝東路(基瑞公路前段)闢建完工後,沿路旁大批集合住宅陸續興建完工或進行中。
3.九份歷史年表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