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高崗上遠處望 那一片綠波海茫茫
你站在高崗上向下望 是誰在對你聲聲唱
站在這海霧山崗,讓人不禁想輕唱這首歌^^
近日由於發現在老巢後方這一片新樂園,就常來走走看看。這一片山崗視野良好,可以俯視社區,加上因為拓墾過,去掉整片的雜林,整片山崗呈現一片青翠草皮樣貌,初春時分海上不時升起的海霧會越過山巔而下,讓人笑稱老天爺體貼做工人,開冷氣讓我們吹,真的是很棒的地方。
↑ 魯花樹、臺灣刺柊
地主是一位有草莽氣息的男子漢,雖乍看之下宛如全身刺,但與其攀談、請教,真的是俗云~「高手在民間」,反而顯露出我的傲慢與無知,與不自覺的潔癖,自以為時尚,但卻脫離人本該勞作土地的根本,誠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而聽其栽種、拓墾的初衷,更是顯露出我的氣量狹小與鳥肚,難以達到其胸襟的半斗。我的禿筆無法愷切寫出主人的全貌,只能用簡單數句描述我的感受,或許下次你遇到他時可以鼓足勇氣與他交談,不要忌諱他的外貌喔^^
…「傳說有一種鳥,一生只唱一次歌,歌聲比世上一切的生靈所唱的歌聲都要優美動聽。這種鳥在離巢獨立的那一刻起,牠就不停地尋找著荊棘之樹,直到如願以償,才願意歇息。然後,牠的身體就往樹上最長、最尖的荊棘枝刺了進去。臨死之際,牠將死亡前的痛苦昇華為最動人悅耳的天籟,那歌聲連雲雀與夜鶯都黯然失色。曲終而命竭,換來一曲完美之歌。整個世界都在悄然聆聽,連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唯有最深沉的創痛,才能換取最美好的事物。」
這是一段曾經影響深遠,甚至太過深遠以至於都可能被更年輕一代忘了出處、卻依然流傳的典故,來自1977年出版,已躋身經典之林的小說《刺鳥》。
1977年澳洲作家柯林·馬嘉露(Colleen McCullough)的小說《刺鳥》(The Thorn Birds),應該頗貼切的可以形容這位高人^^
他在此地修練、思考,認命、認真的守護本命,雖自承言語過多,但我聽其言詞深意,實在受用無窮啊~反而是我要感謝他的分享。
我想~巧遇地主大哥也算是一種奇遇,他的一身風格猶如虯髯客,僅以上述短文來紀念這番偶遇,有機會我還是要常來向他請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