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不翻轉教室,卻轉型「x大特訓班」?

去年一些高中、職校招生不足見報之後,形勢翻轉直下,今年2月中學測公佈,更是一陣恐慌。等到8月的招生,按照「莫非定律」,想必也好不到哪裡去。
長官說:少子化與招生策略是造成缺額的主因。請校方務必徹底檢討招生策略、建立特色。
被點名做記號的學校該如何轉型或因應?投向強調「升學」的紅海之路?還是建立「特色」的優質學校?現實與理想,孰是孰非?答案在各自心中。

該怎麼做?或許喜歡強調「升學」的可以看看「東大特訓班」(龍櫻)這部日劇,也有漫畫本可以看。這部連續劇真有趣,值得細細品味^^
而喜歡強調「特色」的,長官說:「希望老師培養第二專長,將來可教別科。」,所以最重要是你有無其他專長,跟視野。
質優的孩子有幾個?有特色專長的人又有幾個?理想的境界是建構於現實社會。在得不到支持之下,很少人會堅持理念。偏重某一方的結果,後果可想也知,只是我們選擇「無視」。況且家長現實的要求,能有多少空間揮灑自如?
不看重升學率,只著重「適性揚才、多元進路」,目前氣氛看起來會被劈死。過幾年,「適者生存」,就可以看出社會需要哪些類型的學校。(謎之音:其實目前升學率高達9成5,現在要的是考上台清交的升學率,過幾年,隨著出國留學的人愈來愈多,可能會要求考上國外名校的升學率,永遠不滿足,比不完…)
尤其在前陣子,媒體將學測高分群榜單公佈之後,人心更是惶惶。站在這徬徨的路口,下一步該怎麼做?也沒人給出個答案。因為眾說紛紜、因為坐論則是…
一輩子都在追求、灌輸標準答案,卻遇到沒有標準答案的課題,說來也是有趣^^
如果近日密集開會能討論出怎樣的改變對學校有幫助,那麼就要思考遇到困難後要如何解決,我能做什麼?而非困在「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情境當中。(謎之音:此時「天真無邪」的學生會被擺在哪裡啊?)
…長久來看,由於交通便利、家長就業機會多,都會中心的學校缺額較少,呈現磁吸效果。相對偏遠的公立高中職,再怎麼改變,面對「少子化」也無力回天。
…102年高中職開始了「少子化」的衝擊,依台灣媒體的特性,一定會以漫天的篇幅大肆報導學校的招生窘境,接著會競相列出可能倒閉的學校名單。屆時,學生與家長很可能會受報導影響,害怕自己選填的學校以後可能會消失。
在這篇「超人何在」(賴香吟,20070512)的文章裡,看到幾段話,對照今日發展,也是有趣^^
…賴和曾在一篇叫做〈辱?!〉的短文,對殖民地生活下的台灣百姓熱衷看戲,生出感悟:「在這時代,每個人都感覺著:一種講不出的悲哀,被壓縮似的苦痛,不明瞭的不平,沒有對象的怨恨,空漠的憎惡;不斷地在希望這悲哀會消釋,苦痛會解除,不平會平復,怨恨會報復,憎惡會滅亡。但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這樣的力量,只茫然地在期待奇蹟的顯現,就是在期望超人的出世,來替他們作那所願望而作不出的事情。」
…戰前文學使我感觸深重的,並非文學運用於抵抗之成與敗,而是那種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在四面碰壁中尋找定位的焦慮與苦悶。他們非但不是天生超人,演的還是腳本不清的戲碼。在〈辱?!〉文裡,眾生期待戲台上強橫凶惡者被鋤滅,善良的弱小得到勝利,大快人心。奈何戲看得正熱,執法人來了,嚇得小販鳥獸散不說,取締費用還得由這些生意百姓來負擔,終了執法者尚且不忘在那曾經也上台高談自由平等正義人道的文化人面前,展一展威風。
正義不來也就罷了,還得維維諾諾一番。實在是「辱」。
…戰爭局勢下他也自誡「凡是在專制政治下,唯有沈默、寡言、無關心才是活下去的自然之路。」
也許在特色與升學的天平兩邊,都還存有很多猶豫與懷疑,但不論你的立場,有兩件事我們一定可以有共識:)
1. 改變,從自己做起。
2. 多看新聞、閱讀,多了解我們的處境。
未來會如何?各人的抉擇會如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社區高中 靠特色招攬學生
【聯合報╱記者王涵秋/2014.02.17】
12年國教上路後,除了前三志願明星高中仍是頂尖學生首選, 其他高中要獲得家長、學生青睞,願意就近選讀,有的打造語言學習硬體、有的透過國中部直升或跟大學合作,加強與在地學生連結。跟明星高中拚場,社區高中沒在怕。
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表示,對一所超過半世紀的老學校來說,打造特色班級才能脫穎而出。近年學校推出的跨學科、跨領域實驗課程,讓學區內直接就讀的學生人數提升1成。中正從103學年起開設27門探索式選修課程,讓高一生先針對各知識領域進行探索,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
台北市大同高中校長王意蘭認為,大同每年提供國中部三分之一的直升名額,形成6年一貫「完全中學」優勢與口碑,校本課程更強調文創及領導培育,「將來學生不只是知識的接收者,也是知識再造者。」有了這些優勢,即使位於同一學區,大同也不怕跟中山女高搶學生。
除了強化校內資源,結合外部力量也是社區高中招生的法寶。台北市內湖高中校長吳正東表示,因為學校有1成學生來自基隆,所以與海洋大學合作,開設航運人才相關課程。
桃園市陽明高中則建置數位語言教室、開發多元課程,讓社區學生從5成提高至8成。
陽明高中校長林清波表示,2年前學校在教學區打造數位語言教室和英聽教室,結合多功能數位影音教學、英檢學習測驗系統,強化數位英檢學習的使用平台,「現在教室幾乎每天排滿。」
林清波認為,社區高中改善硬體設備只是招生的催化劑,如何投入更多的課程開發、多元學習,才是吸引學生的要素。
社區高中各出奇招搶在地學生,但國中生和家長認為,離家近不近非選校關鍵,特色課程能否提早與有興趣的大學科系接軌才是主要考量。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