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不停蹄的憂傷
看到校園裡年輕老師的孤單與落寞(含代課與實習),心裡頭突然浮現胡適在《四十自述》中寫的一段話: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嗯~在我的教書生涯中,我要感恩我曾在偏鄉的那一段日子,因為年輕同事之間的感情融洽,日子就過的愉快,就這樣熬過初執教鞭的頭幾年,沒有離開教育界^^
而在都市裡或許就少了那種「革命情感」氣氛,因為年齡的差距,因為氛圍的不同,或說「自視甚高」,但少了「自律甚嚴」…
年輕人也許渴望有人關心或跟他說說話、打打氣、解答心中的疑惑…
年紀資深者也許想要關心年輕人,但無從說起,因為此行,沒有明顯上下屬關係,道不同不相為謀,想要關心或指點,沒什立場,也怕對方給臉色、碰釘子,自己反而吃力不討好…
教師之間沒有明顯的階級之分(或許我認知有誤),大多數人不被約束,太多人自以為是,而對於新人,大家表面也是客客氣氣,不敢多說什麼。這種校園文化實在不好,而有些資深前輩甚至會指責「學校」很冷漠,那誰代表「學校」呢?
我想我們這些年資稍微多一點的人要負責改善這種狀況,多給一點溫馨、支持給這些初入行的年輕人。校園裡的氛圍就是老人家造成的,並不是年輕人。
寫到這,我就想起這首歌「馬不停蹄的憂傷」,覺得學校裡的年輕人太孤單了,也或許是我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