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同風會
↑大正四年史(國島水馬)
同風會乃取「風同道一」之義而命名,為日治時期社會教化團體之一。日本治臺初期為推動同化政策,改變臺人語言和風俗習慣,乃於廳縣以下成立「天然足會」、「國語普及會」、「矯風會」或「敦風會」等各種教化團體。 1914 年受到日本伯爵板垣退助在臺發起「臺灣同化會」之影響, 1 月 7 日總督府授意縉紳組織台灣同風會,以對抗台灣同化會。對於可能威脅到台灣總督府統治權力的台灣同化會,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及在台日人採取暗中阻撓及反對立場,不擇手段打擊同化會,終在 2 月 26 日由總督府下令解散同化會。
而臺北廳三角湧區長黃純青發起組成「同風會」倡導革新風教、矯正陋習和打破迷信。其他各廳也紛紛仿效,如艋舺由吳昌才成立「艋舺同風會」、林熊徵成立「大稻埕同風會」等。由於此類團體蓬勃發展,臺北廳乃於 1920 年將轄下之 24 個同風會團體整合成立「聯合同風會」。 1920 年臺灣地方制度改正後,各地方同風團體乃以州為單位形成統一之教化機關,如新竹州「庚申會」、臺中州「向陽會」和臺南州「共榮會」等。臺北州知事並進而於 1925 年 6 月 17 日發布訓令,具體規範各地同風會的性質及其從屬關係,即州、郡層級設置聯合同風會、市街庄設同風會,下轄戶主、主婦、青年及處女等四會。各州社教團體名稱雖異,但其主旨仍為推動日語教育、改變臺灣既有婚葬年節風俗與強調培養衛生守時等生活習慣為主。
1934 年(昭和 9 年)以後受到日本國內部落教化運動之影響,總督府頒布「臺灣社會教化要綱」,更加系統化地規範社會教育團體的目標、組織與運作內容,將原本較偏向推行國語、改變風俗的目標,轉為以「皇國精神」之育成為宗旨,配以公民精神、智能啟培及生活改善等方向。此外,根據此一要綱,各州郡市街庄紛紛成立「教化委員會」與「部落振興運動」取而代之,顯示原本以民間人士為主的社教團體,已漸次被整編至地方政府的組織中。
基隆同風會的前身為基隆敦俗會,日人市街改正規劃中刻意將臺日人住民加以區隔,使得社會分為臺日兩股勢力。 1913 年以日人組成的公益社成立,以公會堂作為主要公共領域。促使臺人於翌年( 1914 )由地方人士鼓吹成立敦俗會,以慶安宮作為主要公共領域,推舉區長許梓桑為會長,其成立目的是「為地方謀幸福,為風俗圖改良」,實有與日人之公益社互別苗頭之意。 1920 年因板橋林家林熊徵等人的提議下,成立臺北州廳聯合同風會,基隆敦俗會才改名為基隆同風會,納入其系統中。
按:「基隆大事記,P24」記載,1913.9.3 基隆公益社成立。
按:「基隆大事記,P27」記載,1916.9.16 基隆同風會成立。
據聯合同風會會則,會長須由市尹所擔任,基隆同風會只有在大正十五年短暫由市尹擔任會長,但在昭和三年後基隆同風正副會長仍為為許梓桑與顏國年。可見基隆同風會雖然在臺北州聯合會的名下,仍然有相當的自主權, 被稱為是基隆「本島人方面唯一之團體」。
早期敦俗會主要的活動,為貧民施米、破除迷信、宣導簡化祭典活動等,如禁止迎神賽會時披迦戴鎖,以及調停西皮、福祿兩派音樂團的意氣競爭等。在納入同風會系統後,共規定62 項事務,其中最重要者為國語教育的推動。基隆同風會原先並無所屬財產,改組後同風會規定臺人各戶主皆為同風會的會員,因此經費多由保正向保內人收取捐獻金,以保正負責各項事務的進行,也可視為同風會向臺人社會深入的表現。
1925 年同風會曾主張建立公會堂的報導如下:
…現在公會堂,過於狹隘,每有會合,極難如數收容,且當市年年膨脹,將來必至不能為用,擬建公會堂,卜地高砂公園內,費按一萬五千圓,幅八間,長二十二間,其中五千圓,以該會事務所售之值充之,餘一萬圓,欲仰市民寄附云…
(〈基隆籌建公會堂〉,《臺灣日日新報》, 1925.3.2 ,第 8910 號,第 4 版。)
同風會以當時公會堂過於狹隘為由,選擇於基隆臺人的根據地─高砂公園,欲建立一個以臺人為主的公會堂。可見公益社即使有臺人延攬入內,多半也只是呼應日臺融合的口號。在公益社經營下的公會堂,其活動的選擇與安排仍是以日人為優先,而且公會堂的殖民統治教化意味,也是臺人無法產生認同的重要因素。日後基隆並無屬於臺人的公會堂產生,是否因有關當局的阻撓不得而知,但是原來於高砂公園內選擇之地,則於 1930 年興建了同風會館, 是全臺灣唯一以同風會命名之會館 。同風會館的性質雖與公會堂有些相似,但其活動多為同風會及臺人所組成的基隆總商會的開會場所,亦有少數如詩社聚會、書畫展覽、新年會等活動,但仍比不上公會堂活動的多元與規模。
同風會館所在地,現為忠四路 29 號,已由國民黨仁愛區民眾服務站重建使用。
所以黨產怎麼來?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