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煤礦永裕坑、永良煤礦(1946-1963)
1945年10月由政府接收,歸屬台灣煤礦有限公司籌備處七星煤礦,委由章水旺包採,以斜坑及平水坑開採。 1949年礦業字97號(原日治時期礦號896),礦區面積41公頃56公畝23公厘,範圍包含瑪陵坑西勢內寮、仙洞湖,礦山名七星煤礦永裕坑,礦業主台灣煤礦分公司; 礦業字193號(原日治時期礦號3059),礦區面積16公頃49公畝69公厘,範圍包含瑪陵坑,礦山名七星煤礦永裕二坑,礦業主台灣煤礦分公司; 礦業字112號(原日治時期礦號1239),礦區面積72公頃90公畝25公厘,範圍包含瑪陵坑,礦業主台灣煤礦分公司, 三礦號合併施業。 礦址位於瑪西里內寮20號,坑口比訂於阿班嶺涼亭附近。
1950年10月工礦公司收回原日治時期南海興業株式會社名下之汐止煤焦廠(1940年成立),原以煉焦及其副產品為主要業務,欲恢復以往該廠煉焦業務,乃改名為七星煤焦廠,並撥用永裕坑、烘內坑、鹿寮一坑、鹿寮二坑等四坑,所產原料煤專供該廠煉焦之需。該廠一面著重焦炭之產銷,一面兼營原料煤之生產,又以柏油、煤餅、煤球等之產銷為副業。 1953年調查,原日治時期礦號1239、2990、3059的礦山名永裕二坑,自坑口貯煤場以台車運至七堵火車站,全長7.1km。斜坑以西舊永裕坑部分(已採盡-400m以上部分),煤層條件頗佳,斜坑東方約150m處遭遇斷層,尚未尋到斷層以東之煤層位置。現僅採本層煤,厚度45公分。主要斜坑沿本層掘進,傾斜20度,長度200m,現僅開至東2片,上部煤層若採盡,將來計畫延展東2片,穿過在1239號礦區內的斷層,沿層開掘盲斜坑開發深部煤層。以往最高每月產煤曾達500噸,現已停工。 同年3月報導,前因遭遇斷層而困擾年餘,今在第二煤巷已探達煤層。
1954年調查,礦場經營人七星煤焦廠,距七堵火車站約7.2公里,有輕便軌道與其連接,為降煤運輸之用。煤層屬木山層,現以斜坑開採本層,煤厚約45 cm左右,走向北東70度,向南傾20度。小斷層不少,開採艱鉅,有坑內工42人,坑外工92人。坑內通風利用自然方法,情況尚佳,並以蒸汽鍋爐發電,月平均產量400-450公噸。所產煤炭除一部份塊煤交石炭會收購外,所餘屑粉均供煉焦工廠之原料煤,經水洗後製煉成焦炭。
1955年10月政府推動「耕者有其田」政策,將台灣工礦公司轉為民營,計畫將轄下各坑分售,11月成立七堵礦場,轄有永裕坑等礦場。1958年永裕坑擁有礦業字112、163、193、195號,其中礦業字163號(原日治時期礦字752號之一部),台濟採字1113號,礦區面積522公頃73公畝88公厘,範圍包含瑪陵坑;礦業字195號(原日治時期礦字3109號),礦區面積131公頃78公畝81公厘,範圍包含瑪陵坑;兩礦號之礦山名七堵礦場永裕坑,礦業主台灣工礦公司; 同年10月,由永良煤礦公司承購經營,董事長蘇德良。1961年礦山名永良煤礦,以斜坑模式開採木山層,月產量平均733公噸。 1962年礦業字2326號,台濟採字2446號,礦區面積165公頃17公畝17公厘,範圍包含東勢上股、瑪陵坑,礦山名永良煤礦(前身為永裕二坑),月產量平均1,124公噸; 礦業字97號,台濟採字2448號,礦區面積44公頃65公畝79公厘,範圍包含瑪陵坑,礦山名永良煤礦第二礦場(前身為永裕坑);兩礦號合併施業,礦業主永良煤礦公司,代表人張振生。 1963年12月間因周轉不靈,經基隆地方法院拍賣,由福海煤礦公司標購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