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丕貴
立銅像緣由:1994.11.13
江先生日治時代經營海產貿易,光復後從事國際貿易,捐鉅資於中正公園左側,興建早起會,60年3月先總統蔣公賜頒「熱心公益」匾額表彰。
歷經三十餘年之基隆早起會,為感念江丕貴老先生生前對公園出錢出力,上午特地舉行紀念銅像落成典禮,市長、立委等地方人士均出席此項盛會。
前因一:
興建基隆公園記(今中正公園) 謝貫一( 1950 年 雙十節撰 )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是至聖孔子對於環境和人生觀相互關係的正確見解。
基隆受地勢的限制,缺乏寬闊悠閑的場所,足以擴拓胸懷,而養吾浩然之氣。我認為精神的陶冶,重於物質的享受,所以在這時局蜩螗之際,毅然決定將忠烈祠側的獅頭山,闢建為公園。
園廣二百三十市畝,道路三千七百公尺,多承本市各界的贊助,在短短六個月內,居然完工,把昔日的荒煙蔓草,變成了今日的美麗園地。山腳是鬧市,山腰有幽雅曲徑,山頂有曠逸廣場。放眼四望,群山入目,市廛櫛比,海天一色,歸帆點點,泰山的勝境,峨嵋的奇蹟,也不過如此。
讀朱彝尊萬柳堂記有云:「勞則宜有以佚之,緩其心,葆其力,以應可機之無窮,非僅資遊覽燕嬉之適而已」。深願遊者共體此意。
此園初成,還得培育,望後之來者,繼續經營;更望我市民,倍加愛護,使成為理想的大眾樂園。 謹以虔誠的心情,引用孔子所說的「智者樂、仁者壽」。為市民祝福!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十日謝貫一謹誌。 ~《基隆市志.文物篇》頁 49、50~
***
前因二:
基隆中正公園詳介 (節錄) 陳其寅(1975 年 3 月撰)
沿革
據基隆市志名勝篇記載:『基隆公園原址,為日本人石坂莊作拓建,草萊窄徑,無甚可觀。民國三十九年,市政府從而增闢,逶迤數里,古 樹長林,連山接壑,中有忠烈祠,圖書閱覽室及佛寺數處,梵影疎鐘,清幽可喜,正門在信二路,拾級而登,可眺全港。』原文簡約,語焉不詳。其實境界在舊海防 廳衙門之東,獅頭山丘陵地帶,為中正信義二區之分水嶺,西與北之嶺腳屬商業區,南方毗連顏家之陋園,山雖不高,清秀媚人,由壽山路盤道迂迴,直造山巔,欣 賞大自然風光,海天壯闊,氣象萬千,感覺美不勝收,心曠神怡…。
基隆早起會之成就
早起會,是提倡育樂,鍛鍊身體,促進地方繁榮之社團組織,亦是與世無爭之團體,有廿多年歷史,由熱心倡導早起之人士。於民國四十九 年,推汪水木氏為代表,向基隆市政府申請,將中正公園天鵝洞以東地帶,許可早起會開闢作運動場所,是個未開發處女地,一片荒蕪,野草沒脛,崎嶇不平,經早 起會老會員,黎明集合整地,精誠合作,修築道路,栽種花木,出錢出力,建會館,築操場,造涼亭,扢魚池,經長期之努力,表現殊績。六十四年四月成立,選商 界耆賢柯炳謙先生為理事長,會員多有事業,且多數夫婦相伴,早起上山運動,風雨無阻,在叢林花草間,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個個鍊成一身好筋骨,紅光滿 面,健步如飛,精神飽滿,值得受人稱贊。會員中有許多熱心地方建設之人士,如簡杖梨捐貲造路,若汪水木、余金木、鄭庚成、林群英與已故林清富、劉明安等, 出力所表現之團隊精神,皆受社會讚美;而最難能可貴者,應推默默行善不求人知之江丕貴先生,對公園之建設貢獻特多…。
《懷德樓文稿》頁 323 至 351~
***
前因三:
大同吟社第 2 任社長陳其寅與企業家江丕貴,於 民國 57 年合力創建台灣首座文學步道園區「中正公園天鵝洞」
天鵝洞在成功國中與崇右技術學院間,位處山凹,夏季清涼消暑,冬天可避風。民國49年早起會人士獲政府許可,由基隆經營貿易的企業家江丕貴捐款,沿著地形興建亭臺樓閣,分層建築,整體造景十分優美,錯落有致,前後有十幾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