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38:本市No.1榮膺台灣區首屆「忠孝子女」代表-陳德潛

38:本市No.1榮膺台灣區首屆「忠孝子女」代表-陳德潛

陳德潛生於民國17年,民國38年就讀母校經濟系2年級時與林安里女士結婚,41年畢業,育有6名 子女,兒孫滿堂,家庭非常美滿,令人稱羨;陳學長曾自行經商,嗣服務於監察院審計部整整30年後榮退。現為散文作家,基隆市臺大校友會常務理事。自幼受家 庭影響,國學造詣頗深,愛國觀念甚強。

其餘看以下詳細報導:

【聯合報╱陳德潛】
我的1949/指導教授初中學歷 台大傳奇

一九二八年我在雨港基隆出生,先父陳其寅是熱愛中華文化的詩人,日據時期,我們陳家始終未成為皇民化家庭,因而備受日本人欺侮。

慶幸台灣光復,一九四八年我是建中高中部第一屆畢業生,同年考取大陸的中央大學、政治大學、廈門大學,與台灣的台灣大學,後因國共內戰、時局動亂,便就讀台大法律系。

一 九四九年我升大二,遵父命轉系,改念經濟,班上臥虎藏龍,有的來自大陸各省優秀的流亡學生,看他們的勤奮,令我敬佩不已,尤其是師長們,不少是滿腹經綸的 大陸籍老師,是經師、更是人師;有我尊敬的薩孟武教授(法學院長、兼政治系主任)、趙蘭坪教授(連戰母親的胞兄,經濟學界的泰斗)、殷海光教授、農經學者 王益滔教授(前總統李登輝的老師)等。

值 得一提的是,當年有位專教南洋貿易的台籍副教授蕭其來,當時他是台大的「傳奇」。他只有日據時代高等科(初中)畢業,當過台大工友,但靠苦學精通印尼文與 荷蘭文,因此成為台大創校以來首位破例進用學歷僅初中的老師。他指導我的畢業論文,他的人格、學識和奮鬥的精神,都是後輩的典範。

憶 起六十年前台灣的大學生,雖然物質生活很差,但絕大多數勤學務實、用功向上,一心想報效國家、服務社會,所以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加上師生情誼濃厚,同學間 大都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念,師長們亦傾囊相授,讓學子受益匪淺;特別是同學間相互切磋,好友間相互鞭策,這就是當年我們最大的資產,更是我這輩 子回味無窮、引以為傲的。

大二那年,我擔任班代表,從台大校長傅斯年手中領取「品學兼優」獎狀;畢業後,我們這群大男生接受第一期預備軍官集訓,都是六十年來永難忘懷的回憶。

【2008.07.11中國時報報導】

記述基隆人事 陳德潛出書傳世

基隆市81歲耆老陳德潛一口氣出2本書傳世,將贈送文化局各1百本,十二日並響應「全國好書交換」活動,以老邁之年振筆寫書,體力是很大的考驗,他花13年功,寫下「基隆瑣憶」及「惜福與感恩」2書,目的無他,希望教化社會,不止寫給子孫看,更希望與別人的子孫分享。 
 
2本書前後花了10年搜集及整理資料,再花3年時間動筆完成,其間為了寫書,還一度心臟病發作昏倒,送急診室搶回一命,家人曾勸他別賣老命,但是老先生態度堅定,克服體力及逐漸退化的記憶,繼續再寫,就是要把書完成。

十 日新書問世,老先生感動的掉淚,他說,「拙作」終於完成,他當一輩子公務員,奉公守法,為民服務,算是「立功」,拿過全省忠孝子女代表、全國第5屆模範父 親及基隆市好人好事代表,算是「立德」,過去常常投稿寫小品散文,這次出書算是「立言」 ,人生「三立」,對社會家庭算是有了交代 。

「基隆瑣憶」共記錄日治時代到光復初期的基隆市人事物,陳德潛的先祖是在光緒年間舉家遷到基隆,父親陳其寅是聞名的「基隆三寶」之一,從商卻能詩能文,從小陳德潛耳濡目染,對地方鄉土掌故、人文逸事充滿好奇,他常說心中有一部基隆史。

他 的兒子陳青松是基隆出色的作家,也是基隆市志編纂委員,為了避免與市志、區志的人物誌重覆,陳德潛寫的人物都是未曾見諸史志的人物,但在各行各業中對國家 社會有貢獻的廿位代表性人物,包括基隆市第1位獲官方表揚忠孝家庭的游觀契、熱心公益江丕貴、基隆詩仙張添壽、基隆才女顏梅、書道推手林耀西、桃李成蹊的 曹耀西、公關達人連育雲等。

「惜 福與感恩」是陳德潛的回憶錄,自撰20歲到81歲的生活點滴,從求學、從軍、就業、結婚、退休、寫作,一直到現在,著墨最深是他的家庭生活,他的父親在日 治下不用日本年號,用民國正朔,拒絕作歌歌頌日本,加入詩社,編纂祖譜,創辦光華學社,鼓勵市民愛國,他說,他的人生若有殊榮,全歸功於嚴父的庭訓。

 陳德潛與夫人林安里牽手1甲子,兒子陳青松說,兩人談情說愛60年。陳德潛說,他還差祖父母10年,他們在婚姻裡談了70年戀愛更久,常聽人說「夫妻臉」,他在結婚30年後發現「此言不差」。他說,做人第一要孝順,家庭才會美滿,功成名就時,莫忘糟糠之妻,現代人喜新厭舊,劈腿成風,是不良風氣。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