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番外):全市No:1海商交易港埠~福州街

(番外):全市No:1海商交易港埠~福州街

和平島上有一福州街,是指今日平一路的路頭沿社靈廟後小巷,穿越和平市場,經平二路到和三路的中船廠區,是明代西班牙人所設的聖薩爾瓦多街遺址。1632年有120名福州工人集居在此,有福州厝之稱,後在明鄭時期以福州街稱呼,是基隆第一個海商交易港埠。荷蘭人當時稱為雞籠街,街道不寬,長約半荷里(約等於2.35公里),建築良好,有各式各樣的商品與商人。

乾 隆29年(1764年)的《續修臺灣府志》中:「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福州人來台的紀錄。本地人傳說此街因 福州人擅長造船,來和平島發展,集居於此,故名。社寮俗諺:「福州雞啼、社寮有聽。」、「福州雞啼、雞籠有聽。」,也是在說明福州街的歷史悠遠。

在荷蘭長官基爾得辜〈1654年古圖報告〉中亦提及──

西班牙大帆船等從馬尼拉開航往那裡﹝雞籠﹞, 到日本裝貨;噶瑪蘭人帶著他們的貨物出來到那 裡交易。雞籠的街道建築良好,街上有各式各樣 的商店、商人。

這是荷蘭人描述當時雞籠島南側市街的熱絡情形,說明了此地是當時北台灣的貿易據點, 此地的居民除了有歐洲殖民者之外,也有漢族商人,西班牙人名之為「聖薩爾瓦多 (救主)街」。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