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堵險圳
六堵平原一帶,在明朝末葉前為一荒蕪之地,除少數平埔族足跡外,無人在此開墾。根據八堵番契中記載,乾隆三十五年期間(西元1770年)基隆河中流段從暖暖到汐止一帶,有金包里社、大圭籠社、三貂社等平埔舊社在此活動,並有漢人蕭秉忠等向此三番社,承租土地開發,此時就有漢人聚落成庄、即八堵庄。大約到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泉州安溪縣余氏先賢帶領子弟渡海來台,到達六堵定居開墾,余氏先賢分為頂圳余、下圳余,同族不同系。頂圳余以土地公田(今工建西路)為開發基礎,後逐漸向基隆河擴大農地面積,極需增開水源,經踏勘測定,發現可由草濫拔西猴溪引用水源,因工程艱困,需要有專才工作經驗,乃由先賢專家許氏承擔該水源之水圳開鑿工程,由草濫引導水源。
拔西猴溪流經到後旦旦庄處旁一支流。當地耆老告訴我們:「此支流為七堵小坑山、埔尾村流過來的,水源充足,建有大埤,以儲存山區流水,並和拔西猴溪水一起匯流。在大坑村曾建一攔水壩,在此開始靠山壁開鑿建圳,做圳溝引水進入農耕地。」
↑水泥小徑即是先民開拓的險圳遺跡
六堵山腳有一段懸崖峭壁,圳路開鑿經過此地驚險萬分,先民冒著生命危險,以堅毅的精神一鋤一剷開圳路,此段圳最危險、最艱鉅、最壯觀、也最具有價值保留的文化資產,先人稱此為「危險圳」。危險圳旁的石壁上有一形似鯉魚的岩石,耆老細述鯉魚圖騰:這條「鯉魚」河懷山抱,靈氣獨鐘,象徵勇往直前、悠遊自在;從遠處望去,有如龍飛鳳舞;以前峭壁雜草較少,鯉魚圖騰更為清晰,來往基隆河的遊客、貿易船隻經過此段,不論官吏商旅都詫異此景,停頓觀賞,流連忘返,並嘆為觀止,這真是「天造萬物,鬼斧神工。」
↑險圳應該跟清法戰爭無關吧
先賢歷經千辛萬苦,穿越高嶺險峻,終於完成艱鉅的工程;長4.5公里、蜿蜒的水圳於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開鑿完成,擔負起輸水灌溉功能。工程完工後,負責開鑿水圳的許氏先賢也落藉本地,參加開墾耕作行列。
當年居民為感謝土地公等神祇保佑,乃於六堵山北面、頂圳上游建頂圳土地公廟,廟碑刻有:「道光十四年端子置、福德宮、六堵眾弟子。」見證了這一頁歷史;該處的水田也命名為「土地公田」,後山為「土地公山」。廟埕柱子上對聯寫的是:「頂山發蹟美籟潤六福、圳水流聲家蔭降堵德。」對聯正描述了這座廟地理空間的特色,表現早期先民開墾生活景象。
這也是基隆唯一的廟中廟,雖說形體以完全改建,但廟內橫柱應是古物,請各位可以仔細看一下。
資料來源:
余重泉 :六堵知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