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大歷史(10)我欽佩徐校長對基隆女高的貢獻
我欽佩徐校長對基隆女高的貢獻
朱義昌
我於民國三十六年來台,在基隆市中服務一年即轉到省立基隆女高。前後經過孫致和、劉平侯、石季玉、黃東生與徐瑞桃等五位校長,他們對基隆女高均各有不同的貢獻,其中尤以徐校長任期最長,貢獻最多。
基隆女高始建於日據時代,只有一幢二層教學大樓,禮堂狹小,教室有限,僅能容納日籍學生,而台籍學生必屬上層社會所謂國語家庭的子女,才能進入女高就讀,當時這是北部地區頗負盛名的學校。
我是在孫校長任內到校服務,那時學校人數很少,高三只有十個學生畢業,經費拮据,設備簡陋。迨至大陸撤守,台灣人口驟增,班級也逐年成長,民國四十六年復設立暖暖分部,時學校聲譽日隆,每年考取台大的總有五、六人之多。黃校長在基隆女高任職時間有十七年之久,惟因逐年擴班,增添教室,規劃不善,漸呈式微。自民國六十二年徐校長由台東女年調掌本校,學校始振衰起弊。
我記得徐校長第一次在集會上發表談話,她要大家非常節省,有一塊錢要當十塊錢用。數年間經過努力改進,雖然在學校經費極端困難的情形下,她要拆除大樓,重新改建,意志堅定,決不因遭遇多人反對就此罷休,巧妙的把地下一層也用作教室,排除萬難,終能如願的建成一幢五層實用壯觀的教學大樓,她的魄力實在令人欽佩。
我與徐校長共事的時間不長,民國六十三年即申請退休,但仍住學校宿舍,對學校裏一切事無不關心愛護,一有空閒便到學校裏走走看看,對一花一木都有濃厚的情感;惟因時代變遷,自政府實施九年國教,初中部停止招生後,基隆市就紛紛成立國中,且因基隆緊鄰台北,隨著交通日益便捷,故優秀的畢業生,都以參加北聯能考取明星學校為榮,基隆女中早已失去原有的光彩。
曾有幾年因招生名額不足,第二次再續招新生。本來辦理高中就是能以考取好的大學為宗旨,徐校長對此便憂心忡忡,寢食難安,想盡一切方法,鼓勵本地優秀學生減少外流,提出獎學金和第一學期免繳學雜費的辦法,並於招考新生前去台北各國中作各項宣傳,以倒流的情形來彌補本校學生成績低落的現象,各年級雖行能力分班,但在師資安排上前後段班級一視同仁,對較差的班級,另以輔導方式補救,每週有各種考試,各班級成績均按名次公佈,致師生均爲榮譽感而努力不懈。
基隆市自興建體育館內的溫水游泳池開放後,喜歡游泳的人就終年不絕。台北有一名男學生林俊宏,擅長游泳,先轉學到省立基中,再經教育部核准於基隆女高借讀,俾便就近經常到游泳池練習,且有女高專聘教練培訓,這是全省女校中唯一破格的創舉,也引起很多人的議論,後來他代表國家參加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及多次國際大賽,都得到很好的成績。及至陳君鳳參加瑞典第六屆世界盃跆拳道錦標賽榮獲羽量級冠軍。至民國七十七年陳怡安考進本校後,使基隆女高原有名聲卓著的跆拳道陣容更增添了一塊寶玉,於一九八八年參加漢城奧運跆拳道表演賽,獲得第一面金牌,爲國家爭取了最大的榮譽,所以教育部指定基隆女高為發展體育重點學校,是實至名歸的。其它在學藝方面,凡參加全省國語文競賽、英文演講,甚至就是說「相聲」,也均名列前矛,我常常發現在各項比賽前,徐校長必親自要學生當面試練,然後再加以指導,絲毫不准馬虎,可見一件事情的成功,實在不是偶然的。她帶國樂社赴美巡迴演奏,率領跆拳道隊到比利時等國參加比賽,享譽歐美;而對學生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可以說基隆女高真正做到五育並進,文武合一,術德兼修了。
徐校長在基隆女高服務十八年,明年元月底即屆齡退休,她最稱心如意的還是在最後時期的七八年中,學生升學率逐步提高,有七成以上的畢業生,都能考入大學,若再以三專及夜代合併計算,差不多人人均有升學的機會,無怪北市國中畢業生多慕名到基隆女高來投考,現專供台北學生往返的交通車,就有九輛之多。至於基隆女高在建設方面,因限於校地不足,空間難求,除改建的五層教學大樓外,後山右面拆建的兩排二層樓呈梯型的教室計十六間,及興建落成可容納三千多人的大禮堂與各社團組織的活動中心,極其宏偉;而左面對稱的四排單身宿舍,亦全部拆除,就其地形改建為兩排二層樓房,設計奇特,獨具匠心,人人讚賞。另又建成一幢女生住宿大樓與原建的校長宿舍合併一起。在前面教學大樓的東側有四層圖書館會議室綜合大樓,西側有科學館即已發包的體育館連同溫水游泳池,建築均非常新穎。而在密集的大樓間,並有宮殿式的迴廊走道連通。彩色的球場中環以鮮豔的紅色塑膠跑道,四周植以整齊的松木及古老的大樹,柔和秀麗,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這一點一滴,都是徐校長在十八年任內費盡心機達成的,使基隆女高猶如脫胎換骨似的改變了原有的形貌。若再說到各項教學設備,那更是應有盡有,所以無論何人對基隆女高是親見的,或是聽聞的,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一聲:「了不起!」而就讀於基隆女高的在校學生以及畢業的校友,更都以基隆女高為榮。
轉載中華日報副刊
補充:本篇文章出自本校校史編輯委員會於79.12.25所出版的「基隆女高18年」,並由2011級 304班 邱翊寧同學協助轉成電子檔,在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