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盛興煤礦

盛興煤礦

(1)礦山名沿革
盛興炭礦(1939)→盛興煤礦(1946)→盛興煤礦東勢坑(1958)→民山煤礦(1959)→天星煤礦(1966)→億山煤礦(1972)→東慶煤礦(1986)

(2)煤礦場演變
位於暖東里,公車站牌「東勢坑」附近。1939年已出現「盛興炭礦」礦名,礦權人為總督府立基隆病院的醫生王塗盛,礦區番號1029。 1946年盛興煤礦開坑, 礦業主為振山實業社,董事長為礦業鉅子劉明, 礦區號碼為礦業字第999號。坑口朝北,位在東勢一號橋右岸溪旁,明顯可見,後改為風坑(見圖3-11)。

天車間則在坑口對岸,事務所在稍下方的路旁,坑口後方山區及東勢溪旁是煤礦場傾倒廢土的地方,並有多處山皮坑。 1952年經營人為劉傳來, 1954年最大月產1,800公噸。煤床屬木山層,煤質甚佳,具粘結性,可供煉焦。設有篩煤及洗煤設備,並自行煉焦,1955年時該礦置岡本式煉焦爐,每座爐闊10呎,長11呎,容量0.8公噸者計40座,1公噸者計37座,每爐每月生產能力約1.5公噸。坑內礦工194名,坑外工人、選煉廠工人共105名,均採裡工制度,直接管理。 據訪談耆老,約有4壟焦炭窯,2壟在公車站牌位置,兩面各12窯一座及單面一座,剩餘2壟是單面,因腹地不夠,蓋在稍下游臨溪邊位置。

1958年盛興煤礦承包商徐風謨──台北華興浴池及台灣化學製藥公司的老闆,因經營不善倒閉;1959年盛興煤礦將礦權轉租,改組易名為民山煤礦,新承包商不詳,但承諾會負責前任承包商所積欠約70餘萬元的工人薪資債務。 但官方記錄,礦權人還是盛興煤礦有限公司、振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煤礦場名盛興煤礦公司東勢坑。1962-1963年,併礦業字第2211號,官方記錄的煤礦場名為盛興煤礦公司。1964年民山煤礦礦業主為劉傳來,無相關產量記載。

1966年礦業字號2211併入礦業字號999,合併施業,礦權人改為天星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李天生,是台榮鋼鐵公司的負責人,煤礦場名天星煤礦。 1968年,併礦業字第801號(原東榮煤礦的礦區);1970年左右,李天生購買東勢街沿路兩旁附近至煤礦場的土地,將車道拓寬以便大型卡車進出,方便運輸。 1971年7月22日公司解散, 1972年2月礦權讓與億山煤礦有限公司,經營人楊麗生,地址為暖東里52號。

億山煤礦時期往東開採已至四腳亭豐美煤礦,兩者煤種皆屬原料煤,同屬八分寮煤帶。煤層為木山層稍有變化,走向75度東,傾斜78度,煤層厚度平均60公分。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一坑,自煤礦場以卡車運到4公里外的暖暖車站。 1977年月產2,500公噸,礦工約250人。 後於1982年收坑, 煤礦場遺留有事務所遺址、工寮、遭改建為房舍的浴室間及位於東勢溪旁的主坑口,其旁有舊風坑口。

1986年礦權經由法院拍賣,移轉予東慶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玉。 東慶煤礦接手之後,另在東勢一號橋上游左岸朝西挖掘新坑口,廢土則往新坑口後方山區傾倒。為沿煤層水平開挖的平峒,長約2公里,出口位在西勢水庫上游支流處,儼然變成一條隧道。該坑越溪後仍朝西持續開挖至七堵區草濫的長隆煤礦礦區而止,無向下開採的斜坑與分坑,可能受西勢水庫集水區禁挖令所限,以防止地表水逕流滲入地下坑道而影響水庫進水量。

東慶煤礦開採木山層,蘊藏量約60千公噸,可採年限約3年,1988年生產量7,210公噸, 後於1992年收坑。 礦方雖從1991年開始不斷向市政府提議將煤礦場闢為礦業博物館及遊樂區,經多年努力之後,終因避免污染水庫水源而作罷,而長坑道維護及排水不易,容易崩塌,基於安全考量也不便開放。 目前煤礦場遺跡有坑口、A形橋墩一座及曾是煤礦場事務所的2層樓建物。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