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教育偏頗的後遺症

教育偏頗在某一方面,某些後遺症就會出現。你手握某些想要,卻沒發現你失去更多。
想要升學率,教學就不會正常;想要全人教育,就有人會用腳投票。想要快樂學習,某些效果就不會立即發酵  你愈焦慮,你採取的手段就愈助長歪風~「苗助長」。
怪獸們怪東怪西,不滿意這個那個,就算上帝出現,也無法滿足所有人。對於從事公共領域服務的人不支持(軍人、警察、教師、護士、醫生…),社會會變怎樣,早該心知肚明,怨不得別人。

而從小到大,各級學校如果不注重「班級經營」,不好好「開班會」,不培養考試不會考的能力,長大了,成為社會亂源或負擔,這該如何是好?
要成為怎樣的老師,自己要去思考,不管怎樣,要對得起良心,做好份內之事,要知行合一,自己做不到的事,不樣講的頭頭是道。當然對於社會亂象,我們無法也不需要承擔全部責任。
誰生的,誰負責吧!
***
缺乏向心力 豈有競爭力
【聯合報╱李政達/科技大學講師(台南市)/2012.06.27】
筆者在大專院校擔任導師多年。每學期學校通常會在大型慶典(如畢業典禮、校慶)之前,舉辦一次全校清潔競賽。雖設有優勝獎金,但學生參賽意願不高,卻不得不到,因為導師或幹部會點名。
上學期大掃除,筆者到教室,發現只有衛生股長等少數人在工作,其餘的人空手站在一旁,等著點名。問他們為何不做?幾乎都答:借不到清潔工具。但筆者曾特別交代,所有打掃的人,均須自備工具,否則視同未到。
後來,奇怪的事發生了。擦窗戶、擦桌子、拖地板的人各自為政,做完被分派的工作急著要走。擦天花板、燈座、吊扇的人卻輪到最後才做;待他們做完了,桌子、地板又都是灰塵、汙垢、腳印。做了,等於沒做!
許多人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懷、體恤的心。不論是對整體環境或弱勢族群,乃至於身旁人事物。反正,事不關己。於是需要整個團隊同心協力方可達成的任務,卻因為大家各自為政,沒有人願意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更沒有人願意屈居人下,而導致全盤皆墨。
前副總統蕭萬長說,最無謂的內耗正在台灣內部上演,導致不能全力因應嚴峻的經濟挑戰。的確,缺乏向心力,豈有競爭力。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