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高砂樓

挽不回的歲月 擦身過
才送走的中年 猶有餘溫
百年哪得更百年 摸索前進,又眷戀、回顧
當秋風走過 請你不要忘記
那曾經為你綻放的花朵

1937年基隆港邊的老舊餐旅店「高砂館」裡,旅店主人吳源等待遠赴滿州工作五年卻音訊全無的兒子木村,餐飲部經營者的女兒阿秀則等待著與木村一起去了滿州的情人國敏。每當霧笛聲響帶來大船入港的消息,無奈期待總是一再落空。面對竟日的等待與失落,他們儘管看不見未來,生活仍然在每日送往迎來、吵嚷嬉鬧中繼續……

這是台灣資深口述歷史劇團「歡喜扮戲團」,2008年重新詮釋前輩劇作家林摶秋,發表於二次大戰期間的重要作品 ─《高砂館》的文稿。

「高砂館」確有其地,在媽祖宮(今慶安宮,位於忠二路)對面又稱「高砂樓」。在許氏宗親會創立文獻上記載


…是民國十四年( 公元一九二五年),在媽祖宮對面高砂樓成立,各宗親公推梓桑宗長為會長…

文獻亦記載,昭和8年(1933)11月6日,「東璧書畫會」假基隆高砂樓舉行成立大會,公推台灣第一位水彩書畫家倪蔣懷為會長,此乃基隆書道會的前身。

可見高砂樓在當時是很有名氣的,一般升斗小民是難入其門。《高砂館》一書,以基隆港邊各式人物的互動、悲喜情緒,交織出日治時期裡台灣人的「人生」樣貌。不少人看盡也羨煞高砂館的風華,有一天也會領悟到,享受當下的平實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一點溫暖的夢想與期待會讓生命不平凡。

Comments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