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砂公園創於明治33年(1900),當時為慶祝皇太子(即後來的大正天皇)御婚,由基隆街當地人士倡設而成,位置在基隆街後井子、和興頭一帶,即基隆往臺北鐵道線路左側。此地原屬慶安宮的一小丘,亦有部分奠濟宮的土地,經徵收後,充作公園預定地加以拓築。
按:關於高砂公園創建的時間,基隆地方研究多記載為1913年慶祝裕仁登基或新婚,實際上應為慶祝1900年嘉仁太子(後來成為大正天皇)其新婚。1912年明治天皇逝世後嘉仁即位,但1915年才正式舉行登基大典。裕仁為嘉仁之子,何以能提前登基。因此,所謂慶祝裕仁,恐為嘉仁魯魚亥豕、張冠李戴之錯誤。參見前揭中島新一郎編, 《基隆市案内》 ,頁72。
當時的辨務署長七里恭三郎親將該園題名為「高砂公園」,然設立後因經費問題未能持續,遂漸荒廢。明治 39 年(1906)基隆士紳許梓桑(1874-1945)主張重新整理公園供大眾利用,並說明原委。
明治44年(1911)政府發布公園管理規則,將臺北廳轄下的北投公園、高砂公園等擴張後,與圓山公園一併管理;大正元年(1912)決定將次年(大正2年,1913)度地方預算經費中的一萬四千餘圓用來補助高砂公園的整修工事。而高砂公園的設計經費第一年度約需一萬圓,首先將停車場附近,令內地人與本地人均感不便的不潔家屋清除,四周植以樹木花卉。由於高砂公園原有面積狹窄,市當局計畫予以擴張,方法是購買附近民有地三千多坪(約一甲),遷移八十一棟民房(約九十戶)至它處。此一整修工事總經費高達一萬四千八百餘圓,被列為基隆市區改正的三大重要工事之一。
大正2年底,公園整修完成後的實際面積約4,500坪,北西兩面小丘聳起,可眺望基隆港,靠近丘頂利用水道之水,有如瀑布之裝置,餘水則流下如溪流;丘頂北面有大遍蔓草花棚,園中另有水池飼養魚類,園內並利用縱橫步道沿途種植各類花卉,亦有花壇、花隧道的設計;公園內各處保留休閒綠地,公園外的周圍道路有常綠的行道樹及苔類植物。大致而言,公園前面是基隆港、市街,背後是虎仔山、獅球嶺,整個公園位於核心地帶,實基隆絕佳之休閒勝地,故公園內遊客川流不息,各種性質的活動亦往往假該地進行。
按:「基隆大事記,P24」記載,1913.10.17 高砂公園竣工。
由於高砂公園為基隆難得的大型空地,因而多種公共設施往往優先考慮利用該地,如昭和9年(1934)市役所曾欲將此地定為卸賣市場建築物的候補地,惟遭市民反對,蓋市民認為卸賣市場有其需要,但反對利用高砂公園,理由有三:首先,市場建於公園一角有礙公園原始目的;其次,高砂公園是大正天皇御成婚紀念建設,為基隆方面唯一大型空地,乃天災地變,或非常時期的絕佳避難地;最後,基隆土地狹隘,人煙稠密的元町、旭町區域,除此公園外無其它廣大場所,實應未雨綢繆。此事最終由基隆同風會出面,選出代表顏國年(1886-1937)、許梓桑等十五名,向市役所陳情將市場預定地移往它處。後來市役所將卸賣市場由原來的福德市場改建,即福德市場的現有建築物改築二層,下層為卸賣市場,上層為消費市場。
又高砂公園自開幕使用後,許多攤商亦在園內營生,日久成為詬病焦點;昭和11年(1936)7月,高砂公園內已有本島人賣擔者約二百餘擔,成一夜市規模,為將公園還原為市民休閒地,故市役所、警察署、同風會等單位合作予以整頓,由警察署下令各賣擔者自行遷移,不許在園內開夜市,然各賣擔者組「基隆行商自治組合」,派黃秀川代表陳情。公園內諸賣擔行商甚至發表聲明不肯撤離,因而與市當局形成對立。最後透過警察署斡旋,仍考量小民生計前題下,公園內賣擔諸商圓滿撤退;政府將公園內近海岸廣場的二百多個攤販,規劃遷至公園近鐵道邊的新聲館一帶,建築攤商街,以美化經營;至當年10月公園內的賣擔問題解決,昭和12年(1937)4月11日,公園內的攤商店工程完成,共有58間店,一起開幕經營。
文章來源:東華人文學報第十五期2009年7月頁221-262,「基隆中元祭裡的主普壇」,作者:吳蕙芳女士